以某出版企業為例,該企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了“發貨碼洋同期增長41%,而庫存碼洋同比則下降35%,發貨碼洋和庫存碼洋比接近5:1”的經營業績。在我國整體圖書行業“銷售下滑、庫存增加”的大背景下,這樣的經營數據顯得十分搶眼。其中,該企業2013年開始全面開展按需印刷生產模式是非常關鍵的一項經營策略調整,數字印刷“單本起印、即時印刷”的特點在實現“發貨碼洋和庫存碼洋比接近5:1”的數據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當前,尤其是科技類出版社都在積極利用文資辦項目、國有資本金項目等政策扶持布局數字印刷生產線,甚至一些書刊發行中盤商也大手筆進入數字印刷領域。正當整個行業都處于興奮期的階段,一部分業內數字印刷設備銷售精英開始擔心自己的職業前途,這種擔憂不是產能過剩這種顯而易見的因素,更深一層的問題來源于許多數字印刷生產線項目實施過程中留下的隱患。當政策性扶持取消時,它是否會成為一顆燙手的山芋,至少現在我們還看不清楚。但通過工作實踐以及同行交流,可以感受到出版企業推廣POD生產模式和構建POD生產線過程中出現一些理解誤區卻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關鍵問題就是數字印刷并不等于按需印刷。
按需印刷(POD)是一種印刷出版營運模式,指按照用戶的要求,依指定的地點和時間予以提供為目的,直接將所需資料的文件數據進行數字印刷、裝訂。按需印刷的幾個重要內容包括數字化內容、有效的數字資源管理系統、數據安全性、版權保護、按需印后加工、硬件要求、人員培訓。市場上,很多人認為按需印刷是一種印刷技術的變化,即由原有的電子文件到菲林膠版到印版的流程轉變為電子文件直接輸出文件,這種方式稱為數字印刷。按需印刷是經營方式的變化,是先接受到訂單,然后把一本書或者一個文件印刷出來,可以一次印刷很少的數量。按需印刷的發展依托于數字印刷,因為使用傳統膠印印刷一本非常不經濟。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按需印刷已經成為數字印刷的代名詞。
雖然POD的概念屬于數字印刷廠商,但POD不能局限于數字印刷領域。既然是按需印刷,前提是需求而不是印刷,需求有大小之分,多到幾十萬印的教材,少到一本的樣書,這都是需求,因此數字印刷只是滿足印刷需求的一種方式,并不能滿足所有需求,因而數字印刷并不等于POD,而是POD包含數字印刷。只要是按需生產模式,無論數碼線和傳統線都應該屬于POD范疇。同時,不一定所有的數碼生產都屬于POD,這一點至關重要,它將影響你的POD生產線方案選型。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美國最大的圖書批發商英格拉姆內容集團創立了閃電印刷公司,這是目前最成功的POD生產案例。首先,出版社將圖書的印刷文件授權給英格拉姆,英格拉姆進行文件規范化處理并制作樣書請出版社確認。之后,形成在線可供品種,當一個讀者通過不同網絡經銷商平臺訂購自己喜愛的書籍,英格拉姆會根據經銷商的訂單在全球范圍內選擇最為合適的印廠,通過統一的文件存儲服務和質量管理體系保證客戶收到同樣品質的圖書。當交易完成,經銷商向英格拉姆付款,再由英格拉姆支出給出版社。整個運作流程過程都是在線實現的,經銷商、英格拉姆、出版社形成了一條按需印刷供應鏈。
國外有很多企業利用動態的市場銷售數據構建科學的印數預測模型來實現Short Run模式,比如德國的BOD、韓國的KSI,也應當稱為POD生產模式。在這種模式下,讀者通過不同網絡經銷商平臺訂購自己喜愛的書籍,網絡平臺從庫房提取訂單對應的紙質圖書,根據訂單明細最后派送到讀者手中。Short run 與傳統的紙質圖書供應區別是,網絡平臺根據一段時間內的銷售情況,把所有書籍按照品種分類,找到每種分類后圖書的最經濟的訂貨周期,并測算經濟周期的訂貨數量,參照這個數量通知出版社進貨,做微型庫存。微型庫存最大的好處是,即避免存貨周期長、市場不確定帶來的風險,又能夠即時供應所有圖書品種。
討論數字印刷并不等于按需印刷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問題,更多的是想讓身在這個領域的從業人員能夠短暫停下腳步、回顧和審視我們的工作實踐。當大家決定推廣按需生產模式或是構建數碼生產線的時候,切勿簡單的理解為購買數碼印刷設備,只看重硬件的投入,而忽視不是文件規范、流程優化、發行經營改造、出版編輯數字化等方面因素。既要避免項目實施后,無法與出版社的主體經營業務結合、設備開工率遠遠不足、經營多年入不敷出甚至虧損等情況。更要避免因缺乏印數的精細化管理,簡單減少印數,造成使用數碼印刷多次重印而帶來的出版印制成本大幅度升高的情況發生。按需印刷生產模式需要建立在出版發行數字化、文件管理流程化、出版考核規劃化等方面的基礎之上,是一個整體管理創新的過程。我們只有真正認識了POD生產模式的核心,我們的按需印刷事業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作者: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安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