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在西山小學科學實驗室,近50名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造紙課”,在老師的率領下,小學生們興奮地用舊紙張、廢棄的飲料軟包裝硬紙等資源,回收碎散成紙漿,最后做成一張全新的“紙張”。這樣的課程,不僅培養了小學生的動手能力,熟悉多種實驗器材的操作,最重要的是,是讓他們了解紙張的循環再造功能,從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環保意識。
這樣一堂的“驗造紙課”,記者現場看到,光全新的實驗器材就有30多組,另外還有多種電器配合,這些都是“第二課堂”的內容,家長們不需要負擔一分錢,因為是順德教育近年來,首次引入社會力量進行的大規模“科學實驗課”。
十所學校過千名學生受益
記者了解到,這是名為“紙上森林”順德小學環保公益課堂,是由康明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支持。授課時間是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將在順德西山小學、世紀小學、實驗小學、順峰小學、順德一中附小、本原小學、啟智學校、養正學校、德勝小學、逢沙小學共10所學校開展,受益學生超過1000名。記者進行了成本估算,不計算授課老師酬勞,僅全新的“造紙”設備,平均每個學生就要50元左右,而有了社會力量的引入,所有十所小學超過千名學生參加實驗課的費用,全部減免。
值得一提的是,活動還特別兼顧了順德本地殘障學生和打工子弟,體現了教育公平。
實驗器材特別又“可貴”
上周二,記者參加了該課程的首次公開課,在西山小學實驗室內,孩子們在主講老師周郭旺的指導下,進行了手工制作、再生紙DIY、涂涂看、森林立體書、環保達人游戲棋等多種體驗式環保教育活動。
記者觀察到,本次的實驗器材比較特別,常規的有榨汁機,是用來將廢紙完全打碎;還有烘干機,是用來烘干學生們收集好的紙漿,并讓其短時間成為“全新紙”。最特別的是,是一個由木材和紗網做成的“濾紙漿器”,學生們利用這個器材,可以在紙漿中,輕松撈起一層“紙漿膜”,這層膜在烘干后就是全新紙。記者了解到,如果要完全模仿中國的古老造紙術,需要10道以上的工序,但利用這些器材,簡單到4至5個步驟,在短短1小時內就能讓學生們“造紙成功”。
不要小看這個過程,正是這一次“造紙”,孩子們在一個小時內環保意識和環保知識也在游戲體驗中得到了全面提升,而且這些“簡單而又可貴”的器材,在本次公開課結束后,會長期留在西山小學,讓一批又一批孩子重復這樣有益課程。
后續“回收行動”更關鍵
最令人贊賞的是,實驗課是一個良好的開始,課堂結束后在每間小學,還將聯合本地回收企業,在學校建立廢舊紙分類和回收體系,幫助學校打造用“紙零廢棄校園”,從意識到實踐,這就是讓孩子們在長期的學習生活中,養成循環回收的良好環保行為。
記者采訪企業代表馬勇,他告訴記者:“我們企業責任建設主要是關注三大領域:教育支持、平等機會和環境保護,本次環保課堂很好地詮釋了這一理念。”而西山小學副校長顏永溢對該企業的責任感表示了贊賞,并期待和該企業開展更多更深入的公益活動,給孩子們更全面的公民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