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經濟周期波動、人員薪酬成本、原材料加工成本上升等,部分實體經濟面臨較大的生存壓力。特別是一些與制造業、建筑業相關的生產性行業,因為大批量產能擴張和市場需求縮減,供需矛盾開始顯現,加上各種成本的高漲,一定程度上出現了部分企業的生存“危機”。
華商報發表時評人陳凱文章表示,這些實體經濟真的不行了嗎?實際上,實體產業并非出現了行業性危機,而是個別企業的發展理念和方向需要進一步調整。產業鏈和貿易環節環環相扣的傳統貿易和加工模式,很難滿足現在個性化和互聯網化的用戶需求,而上游加工制造行業因為對下游的市場、銷量、用戶情況難以準確判斷,更造成了個別實體經濟的慘淡現狀。如此危機之下,求新求變才能求得長足發展,而新實體經濟就是突圍之道。
何為新實體經濟?以阿里巴巴為例,其平臺銷售總額在2016年已經超過三萬億人民幣。馬云認為,這說明通過互聯網轉變流通方式,實體經濟找到了新的方向,這就是以線下產業生產為基礎,以線上營銷、貿易、物流為延伸的新實體經濟。
過去有一種誤解,一些傳統制造業的企業唱衰以互聯網經濟為代表的新實體經濟,把互聯網上的經濟形態,把摸不到具體形態的經濟都當作虛擬經濟,而僅僅把傳統的、甚至按照國家“騰籠換鳥”要求淘汰的落后制造業當作實體經濟,這其實是混淆了線上和線下的產業狀態概念。
文章認為,實體和虛擬之分并非是簡單的線上線下之分,而應該是看貿易、資金、物流之間的鏈條關系是不是完整,資金流動是不是依托在實際的供應鏈或者是消費金融產品上。比如淘寶上的一筆訂單,雖然在表現形態上是線上的,但是因為有實際的商品價值依托,有具體商品交易的價值體現,因此是實體經濟的組成部分,代表了具體的商品流通內涵,不應該歸為虛擬經濟。看一個經濟形態是不是實體和虛擬,最終要看對社會價值創造、社會工業生產有沒有增進和提高。
近日,阿里正式對外發布了2016年的完整年度數據,顯示整個阿里以及螞蟻金融2016年合計納稅238億,平均每個工作日納稅近1億,帶動平臺納稅至少2000億,創造了3000萬個就業機會。
一個完善的新實體經濟框架,既包含企業的產供銷流程,也包括用戶的消費和信用服務產品,關鍵是這些流程都是以實際的產品和消費商品為依托的線上化和電子化,并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企業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一個更為便捷的實體經濟產供銷渠道。
在部分實體經濟的“寒冬”,如何找到一種更有效的產業突圍思路,新實體經濟的方式可以提供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