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地柔韌厚密:
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色彩潔白:
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牋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宮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潔白不潔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澀適中:
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于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這個可憑視覺與觸覺分辨,就不多談了。
吸墨適度:
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于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牋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僅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
據碑帖擇紙:
臨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僅要注意到筆,紙也是條件之一。擇紙先辨其吸墨性,視真跡的入紙程度而定,入紙多則選用強吸墨紙,反之便選較弱者。若無法窺知入墨實況,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風俗辨之,鋒芒顯露,神彩奕奕者,多用牋紙類;溫潤含蓄,風華內斂者,則可選用宣紙類。
依個性擇紙:
當然,個人的喜好也是該考慮的,否則若買回不愛用的紙,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運筆急者,宜選強吸墨紙,其墨方能入紙,行筆遲緩者,則可選弱吸墨紙,不然墨團躍然紙上,可不大妙啊。
選擇紙張的時候質地是最重要的,質地不佳的紙既容易損筆,又不易保存,古今名紙,莫不以品質見稱,如澄心堂紙「密如璽」,玉板宣「柔韌、耐久」。紙質堅韌緊密是最好的,選擇時以目測就可以知曉。
色彩潔白:
紙如果不白,就是原料不好、或水質欠佳,都算不上是好的紙。潔白無比的玉板宣便以檀木為原料,蜀牋則「以浣花潭水造紙」,都是實例。若是染色的,也要精純潔白,才是本性佳之紙,但染色之紙不易傳久,若希望作品百年后能放在故宮博物院,還是避免使用的好。潔白不潔白用眼睛看就能明白,這也不需要我多言吧。
表面光澀適中:
紙之表面有光滑和粗澀之分;光滑固易行筆,但若過滑而筆輕拂而過,便無筆力可言,若粗澀則與之相反,易得筆力,但過澀則難于施筆,易損筆鋒,所謂「細而不澀」也。這個可憑視覺與觸覺分辨,就不多談了。
吸墨適度:
紙須能入墨,否則墨浮紙表,易于脫落,不能久存。一般而言,宣紙類吸墨較強,牋紙則反之。吸墨太強,若運筆稍慢,則點畫俱成墨團。但若吸墨性太弱,墨不易入紙,亦非所宜。故擇紙時要考慮到書體及個人運筆速度,要以墨汁能入紙但不成「團」為佳,選購時若店家允許,僅管用墨去試,一試便知。
據碑帖擇紙:
臨摹碑帖,若要求形似神肖,不僅要注意到筆,紙也是條件之一。擇紙先辨其吸墨性,視真跡的入紙程度而定,入紙多則選用強吸墨紙,反之便選較弱者。若無法窺知入墨實況,如石板所印者,亦可就其風俗辨之,鋒芒顯露,神彩奕奕者,多用牋紙類;溫潤含蓄,風華內斂者,則可選用宣紙類。
依個性擇紙:
當然,個人的喜好也是該考慮的,否則若買回不愛用的紙,只怕用都不想用了。另運筆急者,宜選強吸墨紙,其墨方能入紙,行筆遲緩者,則可選弱吸墨紙,不然墨團躍然紙上,可不大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