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纖維不衛生? 關鍵要看原料和工藝
卷紙、手帕紙、平切紙王國榮首先在類別上進行了區分,通常所說的生活用紙主要包含兩大類:衛生紙和紙巾紙。衛生紙有卷紙、盤紙、平切紙和抽取式衛生紙等,而餐巾紙、手帕紙、面巾紙等則屬于紙巾紙。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雖然不少消費者對于生活用紙的質量沒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但不少人都有著一個共同的認知:全木漿的原料好。王國榮介紹說,按現行國家標準的規定,紙巾紙產品不得使用回收纖維作原料,而衛生紙產品無此規定。從抽檢情況來看,以純木漿為原料的紙巾紙和衛生紙在微生物這一指標上的確比較好,不合格的情況較少,價格也相對較貴。但這并不意味著,使用回收纖維的衛生紙就不衛生,關鍵還是要看原料和工藝。比如以白紙邊、廢舊書刊等為主要原料生產衛生紙,如果廠家在廢紙回收過程中把好質量關,原料未受污染,生產工藝合理,生產過程中的消毒、殺菌措施到位,完全可以生產出合格衛生的衛生紙。
紙張越白越好? 有可能添加熒光劑
消費者在挑選商品時總會注重產品的“賣相”,挑選生活用紙時同樣會延續這樣的習慣,在不少消費者看來,質量好的生活用紙看起來自然是相當白凈的。王國榮肯定了消費者的這種認知,但也提醒,生活用紙并非越白越好,在原料相同的情況下,白度和衛生指標沒有必然聯系。好品質的生活用紙散發的是自然柔和的白,而過量添加熒光增白劑的紙雖然看上去很白,但色調不柔和,略感刺眼,仔細看會有發灰藍的感覺。這就又要提到此前所講到的回收纖維原料,使用有墨廢紙為主要原料生產衛生紙,通常須經過漂白和脫墨工藝處理,如果廠家的工藝設備落后,脫墨處理效果較差,衛生紙就會顯黑。這時有些廠家為了改觀“賣相”,便添加較多的熒光增白劑,想以此掩蓋產品的瑕疵,同時又能迎合消費者“越白越好”的心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7月1日即將實施的紙巾紙產品新國標中,增加了可遷移性熒光增白劑的檢測項目,可以“揪出”那些在紙巾紙中違規添加回收纖維的不法廠家,讓消費者放心使用。
哪些項目容易不合格? 主要有三大類
平時的抽檢中,哪些項目容易出現不合格呢?王國榮介紹說,生活用紙的不合格項目主要分三大類,一是衛生指標中的細菌菌落總數。二是使用性能指標中的橫向吸液高度、柔軟度和強度類指標,比如橫向吸液高度不合格會導致產品的吸液性能較差,影響清潔作用和使用效果;柔軟度不合格則紙張手感粗硬,直接影響使用的舒適度;強度類指標不合格,在使用中就容易破裂。三是外觀類指標中的塵埃度,塵埃度不合格則紙面不潔凈,有較多大小不一的塵埃。
好紙如何選? 一看二摸
消費者在選購生活用紙時,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方法鑒別好壞呢?王國榮表示,通過一看二摸可以作出大致判斷。一是眼睛看,首先看外包裝是否正確標注產品執行標準、等級和廠名廠址等信息。尤其需要提醒的是,廠家的信息也能看出“門道”,正規廠家會詳細標注廠址,而一些質量不牢靠或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的廠家,廠址標注則經常較模糊,比如只有××鄉鎮或××開發區,卻沒有具體的門牌號,這種廠家生產出來的產品,消費者自然要謹慎選購。其次看產品外觀,優質產品白度較好,色調自然,紙面潔凈,看不到洞眼;劣質產品色澤暗淡,紙面灰黑色塵埃、沙子等雜質較多,有明顯洞眼,還會有破損、殘缺等紙病。二是通過手摸我們能感覺到,優質產品手感細膩柔和,勻度好,用手輕拉有一定強度,不掉毛掉粉;劣質產品手感粗糙,厚薄不一,強度差易破裂,有明顯掉毛掉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