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針對產業發展提到了一個新概念: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對此,美國《僑報》近日發表文章分析說,“中國制造2025”這一規劃藍圖正式揭開了中國工業轉型的大幕,“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踏出了第一步文章稱,中國官方此次拋出“中國制造2025”這一新概念后,不少人立馬拿出德國的“工業4.0”和美國的“制造業復興”進行類比,認為中國進入“工業4.0”時代也指日可待。而負責牽頭研究編制相關規劃綱要的中國工信部掌門人苗圩說得很清楚,“中國制造2025”規劃綱要是“三步走”中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計劃用10年時間進入全球制造業第二方陣。德國總體處在從3.0到4.0發展的階段,中國的工業企業有些還要補上2.0到3.0發展的課,然后才能向4.0發展“中國制造2025”這一規劃藍圖正式揭開了中國工業轉型的大幕,“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踏出了第一步文章說,制造業是中國的優勢產業,“Made in China”曾是物美價廉的代名詞,曾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一次又一次支撐中國經濟經歷考驗,曾讓中國在2010年重新占據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位置……這些曾經都是中國制造業昔日的輝煌,但隨著人口紅利和要素成本的全面上升,低端制造業被外資轉移,高端制造業被歐美召回文章認為,目前,中國還沒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骨干企業,產業發展也尚有一批重大技術、裝備關卡亟待突破。在中國政府2015年的工作規劃中,鼓勵萬眾創新、提出“互聯網+”計劃等,都能與制造業的轉型突破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只有從上至下把這些計劃腳踏實地地落到實處,才能向“制造強國夢”更靠近一些,若想直接從工業2.0跳入4.0,實在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