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結構性改革的任務十分繁重,主要是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其中,“去產能”作為2016年經濟工作的首要重大任務被加以強調,這在歷屆經濟工作會議中尚屬首次產能是指在計劃期內,企業參與生產的全部固定資產在既定的組織技術條件下所能生產的產品數量,或者是能夠處理的原材料數量。從經濟社會的發展規律看,經濟體有一定的閑置產能是正常的,但如果一個國家的過剩產能特別高,或者淘汰過剩產能的機制出現了問題,那么就說明資源配置問題需要加以關注。根據相關統計資料,2008年之前,中國的過剩產能問題就已經比較嚴重,大約在23%,2008年之后,過剩產能飚升,到2012年底時已經超過32%。但以筆者來看,這些統計數字其實還有很大的水分,如果把水分抽干,那么過剩產能至少會達到50%以上。筆者的論斷是有一定依據的,2010年前,我一直在國企就職,深知國企在計算生產能力時的計算標準要比國際標準少30%左右。因為國企的設備能力均按16小時計算,而外企按24小時計算,更不用說還有工藝水平的差距。2009年,我曾拜訪過發達國家的一家同類企業,其關鍵零部件的加工效率就要比國內高出3倍以上。嚴重的產能過剩造成了中國經濟的結構性扭曲,其結果是市場上大量商品供大于求,同類產品血拼價格。尤其是產能過剩的國企,不生產,沒飯吃;生產了,成本高,賣不動。最后只好以低于成本的價格銷售,造成惡性循環,慢性自殺當然,造成產能過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原因。但在印刷工業,技術改造不到位是通病。所以,在“十三五”規劃開啟之年,我們講“去產能”,實際上是將落后的產能置換成高效率、高質量的產能。這一去一增,是質的飛躍,量的減少“去產能”大體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企業產品還有競爭力、創新能力,只是受市場需求的影響而適當減產、調整自己的產能,這種“去產能”在企業內部即可完成,操作也比較容易。還有一種是企業產品已經落后于市場需求,且企業自身也缺少創新能力,加之負債累累,甚至已經資不抵債。這種企業就要從整體上解決“去產能”問題了。對其而言,策略和操作方法是不可忽視的。中央會議提出要盡可能地多兼并重組,少破產清算。因為破產清算會造成較大的經濟和社會的沖擊波,而兼并重組相對穩定。這在一定條件下是對的,但在有些情況下反而不好操作。如被兼并的是國企,兼并方是民企,往往不如先倒閉清算,再拍賣并購。員工容易接受,兼并方也要求這樣做。所以,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才是最好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是我國老一代領導人在革命和經濟建設中總結出來的一條通俗易懂的經驗。其實,“去產能”也需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我之所以借用這個觀點,就是看到目前在國企中,公司法還遠沒有落實。如國企的法人財產權應該歸董事會,但在實際操作時還在股東或實際控制人手里,董事會的權利不到位,又怎能辦好這個企業?在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這個問題尤其嚴重,制約了企業“去產能”的操作。想來,在國企工作的高管都對此深有體會,這亦是今后國企改革需要解決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