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紙媒的沒落已是大勢所趨,大如美國《新聞周刊》、上海《新聞晚報》等相繼停刊,小如各色地方媒體紛紛關門。那些尚存的紙媒,也是擁抱新媒體,急轉快上新項目為自己生存添注新的砝碼,即便如此也是惶惶不可終日,朝不保夕。那么是否如諸多人云亦云的專家所言,紙媒就是窮途末路,死路一條了呢?筆者卻不敢茍同。雖然隨著移動互聯技術的普及,自媒體迅速上位,甚至連互聯網的風頭都搶了過去,但自媒體也繞不開自身發展的生命周期,也必將在急速膨脹后回歸常態,反觀紙媒也必將會在跌入低谷后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找到新的市場定位,進而與自媒體、網絡媒體等構建新的生態平衡。
一句話,紙媒不死,將蛻變重生。
首先讓我們從紙媒的現狀說起。
一、紙媒現狀
多少年前,一杯茶,一份報是對辦公室生活的形象概況。現如今,這種局面早已經變作一杯咖啡,一部手機。紙媒漸自消失在生活里跟諸多生活習慣的改變一樣,都是潛移默化,悄然發生的,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什么導致了紙媒的沒落呢?
1、重復設置導致的惡性競爭——紙媒市場過度飽和
在國內,體制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因為體制的原因,國內大部分城市都會擁有省一級的新聞媒體和地方一級的新聞媒體,這就更不用說擁有了諸多總部級新聞媒體的北上廣深這類大城市。計劃經濟年代,省一級黨報建立了較為完善發行渠道,依托于此,省屬生活類報紙征訂發行在20世紀90年代以前有著先天優勢。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媒體改制的推進,地方一級的黨報為了拓展市場,滿足本地居民的信息需求,紛紛推出自己的生活類報紙,這些報紙報道內容更加接近當地老百姓生活,從而迅速占領了市場。而隨著省屬都市類報紙征訂數量的銳減,省一級新聞媒體開始謀求創新以搶占地方市場,一方面,市場規模小的城市設立省屬報紙的地方版,迎合讀者需求,而對于副省級城市,經濟規模較大的城市,則直接設立新的報紙,與地方性媒體的都市類報紙短兵相接。
表一國內晚報類報紙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