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包裝印刷行業的怪現狀
粗略統計了一下,近兩年倒閉或結業的龍頭企業就有長盛集團、旺達集團、上大集團、五牛集團、千帆印刷、六桂集團、快聯達。而選擇收縮戰線并關閉旗下工廠的有合豐集團、華通集團、正隆集團、正業國際。
然而,在如此凜冽的寒冬中,仍然有許多造紙、包裝及印刷行業的荊軻們,高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慨然投身到寒流激蕩之中。
以造紙業為例,玖龍紙業計劃投資的紙一項目355萬噸,已有195萬噸投產,理文重慶江西生產基地計劃370萬噸、已投產60萬噸,國昌天宇計劃新上馬370萬噸造紙項目,榮成紙業湖北荊州200萬噸,太陽紙業鄒城200萬噸,湛江中紙紙業200萬噸。當然還有很多,此處不一一列舉。
同樣,包裝印刷行業近兩年內投資的項目為數不少,而且均屬超大規模的項目。如四川立華新進的12.6億包裝項目、三門峽藍雪包裝2億的紙箱廠、河南艾墨克斯15億的印刷基地、山東興華概念包裝的10億項目等。
情況為何如此極端呢?小編通過查找這些項目立項時的投資分析報告,發現很多報告引用了兩個數據,一個是未來十年中國包裝業可望年增長14%,另一個是更為夸張的20%。
近四年來,中國印刷業大幅萎縮,包裝業增長大幅放緩,這幾乎是行業人士的共識,從近幾年中國造紙行業連續逼近零增長的統計數據就可看出。隨著整體經濟下行和外資的撤離,中國包裝印刷行業在未來幾年能保持現有規模就很不錯了,更別說年增14%甚至20%。
那么這些數據是如何來的呢?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14%的出處是2006年北京世包大會上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致辭中的講話,他指出近年來中國包裝工業年均增速達14%。2005年正值中國制造業如日中天的時候,包裝印刷業年增14%顯然是客觀真實的。此后十年,中國經歷了08年經融危機,2010-2014又經歷了長達4年的紙業寒冬,那么這十年的年增長肯定大大低于14%。通常全球的包裝工業的增長速度比GDP增長略低,作為新興市場的中國包裝工業的增長速度比GDP略高,但也不超過1%。因此過去10年,中國的包裝工業的年增速應該在10%以下。
未來十年20%的年增長是如何來的呢?我們發現,原來是2013年11月在杭州舉行的世界包裝產業高峰論壇期間,人民網的一位名叫張立瑋的記者寫過一則新聞,文中有一段話“專家預計,未來十年我國包裝產業將大大領先GDP增速,年均增長率將超過20%,繼續保持領先地位。”奇怪的是,我們查閱了高峰論壇上所有的嘉賓發言記錄,沒有一位嘉賓的發言稿上有年增20%的斷言。
那么,人民網的記者的年增20%的數據是從哪個專家那里得來的呢?經調查發現,在2009年6月24日中國包裝聯合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上,亞包聯主席、中包聯會長石萬鵬在發布會上有一段講話。他指出:包裝工業年生產總值近五年來,每年平均以20%的速度遞增。
原來石會長只是告訴了我們2003-2008的中國包裝行業的增長速度,并沒有預測未來十年會年增20%。事實上2003-2008年中國包裝工業的確保持了約20%的年增長,是中國包裝工業最好的五年。但人民網的記者卻在時隔四年后錯誤地加以引用,結果導致以訛傳訛。
一位行業外人士錯誤地引用一個數據,在行業內外的各大媒體不假思索地大肆傳播下,竟然形成一股浮夸風潮,導致行業產能過剩雪上加霜,其代價將十分慘痛!若任由類似這種正能量的錯誤信息泛濫,恐怕一個數據就能打敗整個造紙、包裝和印刷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