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說明,“假如深圳某工廠里有1000位工齡超過10年的工人,若在2014年關閉工廠,給這些員工人均賠償金需要2.5萬元左右(十個月補償金月薪約2500元),總體費用大約需要2500萬元。若現在關廠,按現在月薪3000元折算,同樣人數則需要3000萬元,憑空多出500萬。按照如今的上漲趨勢,假如延后關廠,還需要賠更多”。老板們干還是不干?
工業4.0時代來臨,傳統設備面臨報廢
近年來,工業4.0進入亢奮狀態,政府和企業都在叫嚷著齊干快上,跑步進入工業4.0。對企業來說,工業4.0意味著企業需要大量資金來更換生產設備。
以包裝印刷業為例,進入工業4.0時代,數字化的印刷印后設備、智能化的物流系統都需要全面引進,傳統的昂貴的印前、印刷和印后設備將被淘汰。然而,近幾年來行業企業贏利每況愈下,很多企業甚至債臺高筑,根本沒有資金對設備進行轉型升級。老板們干還是不干?
頭牌外企撤離,部分產業鏈瀕臨斷裂
進入新的一年,諾基亞關閉兩家中國工廠,松下關閉山東工廠,西鐵城關閉廣州工廠,夏普、大金及TDK、優衣庫、耐克、富士康、船井電機、歌樂、三星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計劃撤離中國。
中國的制造業,特別是東南沿海的制造業,很多依附在這些企業的產業鏈上啃食度日,如今面臨“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悲慘境地。老板們干還是不干?
政府殺雞取卵,企業減負無望
中國制造業稅負沉重,加上部分政府工作人員吃拿卡要,老板們早已不堪重負。近年來很多有識之士大聲疾呼政府給企業減負,但是近年來出臺的一些減稅政策大多未能帶來實質性的利好。
相反,近期政府大幅提升公務員工資、三次增加成品油消費稅,完全是“增負”的節奏。隨著大量企業的倒閉或撤出,失去財源的政府不得不給留存下來的企業層層加碼。老板們干還是不干?
辛苦打拼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辛苦打拼幾十年,許多老板們攢下了上億甚至百億的身家。但這些財富多數依附在企業固定資產、待收貨款、或無形資產上。一旦企業停業,一輩子的心血必將付之東流。老板們干還是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