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名人人羨慕的公務員到土特產企業的負責人,搶先機、巧布局,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和腳踏實地的行動力,方森成就了今天的事業。他有著怎樣的創業故事?
不吃公家飯只為創業夢
2003年從宜賓學院電教專業畢業后,涼山小伙方森回到了老家。經歷了層層筆試和面試,方森如愿以償地坐進了涼山州某事業單位的辦公室,吃上了公家飯。
一杯茶、幾份報紙,每天的工作按部就班,第一個月下來,方森拿到手里的工資735元。對于沒有任何關系和背景的農村孩子來說,這樣的起點已經很高了。而今,回憶起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方森依然感慨不已:“那個年代很看重‘鐵飯碗’,能進入政府機關、科教單位工作,在所有同學中,我還算是混得不錯的。”
2006年初,剛過完春節,方森卻決定辭職自己創業。方森的辭職引起了軒然大波,周圍很多人不理解,認為放棄“鐵飯碗”的方森“瘋”了,就連家人也不支持他,認為他是昏了頭,可最終,拗不過倔強的他,家人只能聽之任之。
方森樂呵呵地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賬:“一張5寸的彩照成本0.3元,我們收1.2元/張。開學季后,拍老鄉會、寢室聯誼、節慶活動,畢業季前,照相、攝像生意都不錯……就這樣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大二那年,還用賺到的錢在中山街開起了廣告公司,那時,正趕上了宜賓廣告業從無到有的黃金時代,除了第一年,問家里要了學費和生活費外,后面都是自己養活自己,過得也很滋潤。”
涉足酒生意巔峰卻退出
每個人都會在不同時期或是在同一時期針對某事某物作出選擇。到目前為止,方森有過三次最為重要的選擇,也因此經歷過三起三落——
第一次選擇便是辭去公職,涉足酒生意。2006年3月,包里揣幾百元現金,辭去公職的方森孤身一人回到宜賓,開始尋找創業的機會。彼時的宜賓,酒行業風生水起,但凡涉入其中的先行者,幾乎都賺了錢。憑借著對市場的判斷,方森開始做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