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與百姓生活密不可分
即便印刷行業面臨調整的需要,但是印刷依舊與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正因為此,“十三五”期間加強印刷業的隊伍建設就顯得異常重要。
傳播文化與美化生活是印刷業生存于世的需求基礎,互聯網與移動通訊的發展削弱了印刷在文化傳播方面的擔當,盡管如此,美化生活的責任并不會讓印刷離開,人民生活依然需要印刷。
“十三五”期間印刷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通過與新技術的融合;與新產業的結合、延伸;新商業模式的探索創新,在發展中尋找到新的商機。一味地強調繼承傳統,不能順應時代需求的企業肯定被淘汰出局,變才是獲得新生的前提。
在建國后中國印刷業的發展歷史上,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組織專家先后繪制了二張發展藍圖:其一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激光照排、電子分色、膠印印刷、裝訂聯動”的十六字方針;其二是在完成了上述任務后于1999年提出的“印前數字、網絡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樣、自動化;器材高質、系列化”的28字方針。這二個切合當時國情與印刷業實際狀況的指導方針對指導我國印刷業的健康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跨進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下半葉、整個印刷市場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已經出現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十三五”及其以后時期中國印刷業的發展規劃就顯得異常重要!
印刷業的發展需要建設一支穩定的懂技術的員工隊伍
事在人為,任何事業的進步都需要有一批執著的耕耘者,已經綿延了2000年的印刷術要繼續向前,尤其是面臨互聯網帶來的市場劇變時期,要引領行業走上一條充滿挑戰的全新征途關鍵當然是隊伍,他們既要有對事業的忠誠,更要看清順勢發展進行變革的方向。就像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澳大利亞人哈耶克所說:“當人沿著曾經讓他取得偉大成就之路繼續前行時,他就會陷入最深的誤區之中。”因此,印刷行業的順勢而變是必須的,如何才是順應市場需求之變考驗的是我們每個經營者的才能。
印刷院校的學生應該熱愛這份事業
人們的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環境,但在現時一部分對象卻對辛勤操勞的環衛工人投以鄙視的眼光,認為該項工作處于社會底層,繁重卻收入不高。時至今日,印刷留在不知情的人們頭腦中很有點像環衛工人,印象似乎也不算理想:重體力勞動,收入不高,還有難以讓現時年輕人接受的夜班作業。在行業抽樣調查中,不少印刷企業對于承接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持保留態度,認為企業花精力安排實習的學生最終卻難以留住,他們有著不切實際的高收入期望。甚至有老總反映,現在在讀印刷專業的學生,家長從送他上學開始就沒有準備讓他們畢業后到印刷企業工作,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子女畢業后上夜班吃苦,他們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一張有助于就業的高校畢業文憑。因此,微信上有人留言呼吁:“我們職業院校在培養學生時應該把職業尊嚴的培養放在首位”,這是有道理的。畢竟專業院校是培養行業所需要的專業人才的重要場所,他們的思想認識決定著這一行業的未來。
條條大路通羅馬,印刷業繼續向前發展可以行走的道路同樣很多,差異僅在于距離的長短,路在我們每家企業自己的腳下,只要我們有一個切合實際的發展規劃,又有一支人才隊伍為實施計劃提供保障,這樣的企業肯定會在前進的道路上無往不勝。即便是選擇的路途稍稍長一點,也并不影響我們最終到達勝利的彼岸。選準目標,集齊隊伍,堅定不移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