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印刷術應是從印鑒發展而來。后來,人們將文字或圖案做成類似印鑒的凸版,涂上油墨,鋪上紙,然后在紙的背面用刷子刷,得到所需要的印刷品,其成像素是以線條或塊色的形式出現的。
隨著印刷術的發展,人們希望將有階調的圖畫(或照片)復制出來,于是就出現了現在的網點印刷,即常說的半色調印刷。
早期的網點印刷是以調幅網點的形式出現的。它是網點大小的不同,網點幅面的不同來組成階調畫面的各種層次的。這些網點,即是成像的像素。這些像素無論大小如何不同,但其中心距離都是相等的。
由此,我得出結論:網點大,在其相同的分割面積中覆蓋的面積就大,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就深;網點小,油墨覆蓋的面積就小,在其相同的分割面積中,紙張的白底就顯露得多,看起來顏色就淺(因中心距離相等)。
由于網點大小的不同,我們的視覺就感覺到了畫面顏色深淺的變化。我們常說的膠印175線,即是在每平方英寸里分割成30625個點(注:175×175=30625個方格),這30625個點即是組成一平方英寸畫面的“像素”。所謂175線,是指將1英寸(長度)分成175份,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線”。
dpi指的是分辨率,是每英寸掃描的點數。調頻網點的分辨率一般要達到2400dpi,即:在一英寸里可排2400個點。或者說,將一平方英寸的畫面分割成2400×2400=5760000個小方格。分辨率也可稱為畫面的成像精度(掃描精度或輸出精度)。
由于每個小方格的墨點大小都是相同的,要解決畫面的濃淡虛實問題,只能以墨點的多和少來區分。在一平方英寸里,墨點多的地方,顏色就濃,墨點少的地方,顏色就淡。
計算機在運作過程中,并不是每一平方英寸里的每一個小方格都有墨點,而是根據每一平方英寸畫面的濃淡來確定墨點的多和少。因此,在分辨率相同的情況下,墨點多的地方,顏色的覆蓋率就多,看起來色度就深;墨點少的地方,顏色的覆蓋率就少,紙張的白色就顯露得多,顏色看起就淡。組成顏色深淺的這些墨點,就是我們所說的調頻網點的“像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