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投入迎挑戰
所謂壓延技術,是采用三輥壓延機,將固體橡膠壓成薄片,然后直接把膠片壓到布上。這項技術一改傳統工藝中把橡膠用有機溶劑溶解為膠漿再涂布到布上的做法,省去了有機溶劑溶解的環節,大大減少了廢液的產生。目前這項技術在歐洲部分印刷發達國家有應用,例如德國。而國內雖早有個別企業采用代加工的方式進行壓延生產,但自主生產壓延橡皮布仍屬空白領域,這使得壓延技術成為一項一直以來難以攻克的技術壁壘。
環保背后意味著大手筆的投入。上海新星斥重金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高新技術裝備產業園區置地建廠,不分日夜地反復對壓延技術進行測試,歷時半年多,目前已初見成效。據介紹,上海新星除現有的一條嶄新的壓延生產線以外,正在籌劃上馬第二條。“明年實現量產”,這是上海新星給予業界的承諾。
業內都知道,敢于向高新科技挑戰是上海新星董事長徐毛清一貫的風格。即便任務艱巨,也堅持到底。“這項工作功德無量,從源頭抓綠色材料的研發才是從根本上解決綠色印刷的問題。”徐毛清介紹,印刷生產中的排污主要產生在印刷材料中,只有治理好源頭,印刷品的綠色印刷才能真正做好。而壓延技術的出現正是對印刷業排污發起的挑戰。
眾人拾柴火焰高
記者了解到,7月末,上海新星已與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達成產學研合作。此次材料供應商和科研單位的攜手,目的是以壓延技術為基礎,開發其周邊技術。如若研發成功,這將為業界帶來福音,不僅為印刷企業降低成本提供又一選擇,還能實現環保。業界拭目以待。
中國印刷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褚庭亮對于此次雙方的攜手充滿期待,他向記者介紹,雙方的合作由來已久,這種合作對于當前印刷行業面臨轉型、尋求發展對策會產生有益的啟發。就壓延技術生產橡皮布的工藝難度之大,他建議,全行業應支持綠色印刷、支持像上海新星一樣的先行者。
看起來壓延橡皮布的量產是萬事俱備、只欠開工了。然而長期擔任全國印刷職業技能大賽裁判員工作的袁伯健的建議是,在研發完全成功之前先不要急于將產品推向市場,給新產品以穩定提高的時間。以退為進,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好這個重金打造的品牌。
專家在采訪中亦呼吁,作為印刷界具有“零”的突破意義的技術,理應讓行業主管部門、社會團體以及使用企業等社會各界參與到壓延技術的研發制造當中來。
給民族制造機會
關于壓延技術生產的橡皮布能否得到市場認可的問題,徐毛清自信滿滿。近年來,上海新星生產的橡皮布無論在質量方面還是海內外銷量方面都已趕超印刷強國日本的知名品牌。再加上更為環保的壓延技術,徐毛清認為沒有銷量不好的理由。然而,徐毛清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國人對進口產品的依賴度之高超出了他的預期。其實這一點在上海新星以往銷售穩定的產品中早有體現。
對此,上海新星經銷商代表楊青松深有體會。“一些印刷廠一線使用者一聽到要用國產產品,他們的排斥態度很明顯。其實上海新星的橡皮布品質在不斷提升,質量也非常穩定。”為了打消操作者的顧慮,經銷商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將新星橡皮布的品牌遮蓋起來,告知使用者這是進口產品讓其使用。結果是,意見聲消失了,傲慢消失了。這說明什么?心理作用使然。“希望一線使用者能夠給國產產品一個機會。”楊青松懇切地說。
然而質量再好、服務跟不上也枉然。作為上海新星橡皮布的親身使用者,來自生產一線的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的小胡認為,不管是國內產品還是國外產品,質量要好,后續服務也一定要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