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名叫王濟賢,被身邊人尊稱為“濟老”,他是王店鎮糧管所的一名退休工人。初中畢業后就在糧管所工作,并與油印工具和產品結下了緣分。王濟賢收藏的蠟紙有8開大小,印刷前先用鐵筆刻字,再把蠟紙覆蓋在油印機上,噴上油墨,所有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其中最費神的就是刻字,每個蠟紙的空格大概只有5毫米,上下左右都需要保持空隙,因此刻的字大小最多不能超過4毫米,而且還要保持字體美觀一致。“手腕的功夫很重要,在過去印刷是一門技術活,現在這些油印工具已經很少見了。”他說。
印刷工序雖然繁瑣,王濟賢卻非常感興趣,他利用業余時間學會了在蠟紙上刻字,并自創了很多美觀大方的印刷字體。在鎮糧管所工作的時候,他負責刻錄收糧進度表,也曾被人請去刻字,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蠟紙刻字能手。老人回憶道,當年鎮糧管所曾經刊印過一份名為《王糧通訊》的行業小報,而他成為主要負責人之一。在印刷品普遍還是黑白的年代,圖文并茂的《王糧通訊》卻套印了彩色,每換一種顏色,就需要重新刻一張蠟紙,套印的時候還必須完全套準。王濟賢很會鉆研,他使用了細紋和粗紋兩種不同的鋼板,細紋用于刻普通字,粗紋則用于刻美術字和標題。后來,他還琢磨出在蠟紙上刻人物頭像,曾用兩個晚上刻出了30多個惟妙惟肖的人物頭像。
退休后,王濟賢并沒有放棄年輕時的興趣愛好,他加入了所在社區的老年收藏組,收藏對象依然是自己喜歡的蠟紙、鋼板、油印機以及昔日刊印的舊報紙等。為尋找幾十年前的《王糧通訊》,他還特地咨詢了鎮糧管所的幾位退休老職工。對于自己所收藏的物品是否具有經濟價值,老人表示完全不計較,他把收藏這些東西稱之為緣分,也希望通過收藏來保存這種傳統的印刷手藝。據老人透露,他還有一個心愿,希望收藏另一份名為《千鈞棒》的行業小報,當年也是由糧食系統刊印的,出品于上世紀60年代,比《王糧通訊》更早,雖然這些印刷品早已退出歷史舞臺,但在這位老人眼中依然是不可多得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