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會有如此行為,這與當時臺灣印刷業已經白熱化的競爭以及臺灣人特有的商業意識密切相關,正如當下國內的印刷市場。由此看來,“合版”的初衷就是充分利用紙張資源、充分利用生產效率的一種最為質樸的行為,通過合版拼合業務,用極具競爭力的低價為客戶服務。沒有在國內“大火”,是因為過去許多年間,國內隨處流傳著“要想發干印刷”的聲音,印刷老板們根本不在意去擠榨這一點點“蠅頭小利”,隨便印印,利潤回報便豐厚得很。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過后,印刷業受經濟、新媒體、環保政策的影響,經營環境每況愈下。而近兩年,在互聯網勁風的吹佛下,在印刷業全面進入微利時代的背景下,“網絡印刷”、“合版印刷”、“印刷電子商務”成為業內熱議并勇于嘗試的理念和模式,并被一波一波炒上云端。
然而,“合版印刷”真的如此萬能嗎?被譽為“合版王者”的臺灣健豪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回答。“合版印刷”只是健豪各種成功的因素之一。健豪通過互聯網接入匯聚海量訂單,供給合版資源,足夠的訂單量是形成合版的基礎;強大的合版軟件使合版瞬間完成;精細的流程管理系統使生產調度、印刷生產、物流配送一切變得簡單順暢并且成本大大降低;最先進的印刷加工設備使產能效率無可匹敵;大批量采購使健豪在議價時有充足的話語權。所有這些,都是健豪“合版”的內涵與外延,孤立談論合版是毫無意義的事情,不得不說,合版的成功在于合版之外的功夫。
即便如此,“合版印刷”仍不能給健豪帶來足夠的利潤,合版使價格具有競爭力,同業只能望其項背,這讓健豪塑造了品牌,占領了更大的市場。但合版印刷充其量算做是批量快銷產品,沒有特色質量不高,利潤自然也就比較微薄。而健豪真正獲取利潤的來源是為客戶提供高附加值的產品與增值服務。這一點再次證明合版印刷的成功在合版之外。
說到這里,簡單總結下:按字面意思,合版與印刷專業術語自翻版、大翻版一樣,不過是一種印刷工藝。但當它與網絡概念相結合,搖身變成了一種商業模式。百度百科里對商業模式的解讀是:一個企業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系統,這個系統組織管理企業的各種資源(資金、原材料、人力資源、作業方式、銷售方式、信息、品牌和知識產權、企業所處的環境、創新力,又稱輸入變量),形成能夠提供消費者無法自力而必須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輸出變量),因而具有自己能復制但不被別人復制的特性。
如此說來,即使是“合版印刷”這一基于網絡的商業模式,也不是千篇一律,是不可以拷貝和效仿的,需要融入更多的創意和自身的特色,這也是為什么臺灣健豪張訓嘉先生從來都是敞開懷抱迎接四方學習者的原因吧。當看到“合版印刷”像火焰一般炙烤著我們,被其規模產量效益所震撼時,一定不忘冷靜地思考“合版印刷”是我的菜嗎?我們有系統化的生產管理流程嗎?有支撐運轉的IT人才嗎?有足夠的訂單來源嗎?有實力將成本降到最低嗎?如何為客戶更好地提供便捷服務?……這樣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提出問題謹慎行動不是束手束腳阻礙前行,反倒是希望邁出走向成功最扎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