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兌損益亦稱匯兌差額,就是由于匯率的浮動所產生的結果。企業在發生外幣交易、兌換業務和期末賬戶調整及外幣報表換算時,由于采用不同貨幣,或同一貨幣不同比價的匯率核算時產生的、按記賬本位幣折算的差額。
據財經媒體的不完全統計,由于2015年匯率波動幅度大,在2015財年全年業績的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中,近900家公司披露了期內匯兌損益,匯總的凈損失金額高達478.1億人民幣,較2014年大漲13倍。有344家出現匯兌損失,合計損失394.76億元,平均一家上市公司匯兌損失1.15億元。
而這一情況在造紙行業發生的更為明顯。
匯兌損失超25億人民幣,8成企業虧損暴增
統計了29家紙業上市公司的匯兌損益情況(因年報統計項目不同,未包含玖龍紙業),2015年29家企業共發生匯兌損失合計259633.99萬元,同比2014年大幅增長了2417.13%,如果拋開3家未列入匯兌損益的企業(美利紙業、ST宜紙、貴糖股份),26家企業平均每家匯兌損失達到9985.92萬元。
在統計中,有23家企業的匯兌損失較2014年上升,占到總數的近80%。2015年僅有安妮股份、石峴紙業、博匯紙業和恒豐紙業4家企業實現了匯兌受益;有7家在2014年實現收益的企業,在2015年已經轉為虧損。在22家虧損的企業中,不但虧損額高,虧損的增長幅度也是驚人的,維達國際和民豐特紙的虧損增長幅度都超過了10000%,而超過100%的企業也比比皆是,即使虧損增長幅度最小的齊峰新材也達到了77.32%。見下表。
造紙行業本身并不屬于外向型的行業,但是因為行業中需要的主要原料如木漿、廢紙、高端設備等,一大部分還需要從國外進口,因此企業需要儲備很多的外匯。此外,部分企業選擇從國外渠道投融資,也會產生匯兌的損益。例如沒有列入統計的玖龍紙業,根據財報數據,截止2015年底的半個財年,玖龍紙業匯兌損失超過10億人民幣。這其中來自外幣融資的匯兌損失約9.62億元,占比接近90%,是來自經營的匯兌損失的8倍多。
匯率變動到底有多大影響?
2015年8月中旬,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突然調整,單日貶值幅度近2%,創下歷史最大單日跌幅。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數據,2015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貶值約5.8%。那么這樣巨大的貶值對造紙企業的業績有多大影響呢?
據德意志銀行的分析報告指出,人民幣貶值對包裝紙生產企業將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為像玖龍、理文這樣的企業,50%的廢紙需要從海外進口,但絕大部份成品紙則是在中國本土銷售。據德銀的測算,人民幣匯率每下跌1%,將對理文造紙和玖龍紙業的盈利分別帶來1.3%和10%的下降。類似的情況對以進口商品木漿為主要原料的生活用紙、文化紙、特種紙企業來說也是如此。
下表列出了22家上市公司匯兌損失與各自凈利潤的對比,有5家企業的損失額超過了企業的凈利潤,有7家企業的損失占到了凈利潤的一半以上,這一系列數字都在顯示,匯兌損失對企業業績的影響程度有多么重要。
如何規避風險
既然匯兌損失如此嚴重,如何盡可能的減少這部分損失呢?首先要對匯率的變化有準確的預期判斷。例如,盡管央行一再強調保持匯率的穩定,但是人民幣匯率進入下跌的通道已是不爭的事實,未來人民幣有很大的概率將要繼續走低。正鑒于此,多數企業,尤其是在香港和臺灣上市的企業已經開始改變匯率策略。
以玖龍紙業為例,玖龍紙業此前的貸款以外幣為主,部分原因是要應對進口開支和海外投資,但更主要的是由于外幣借款利率遠低于人民幣,并且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會產生匯兌收益。例如,2013年,當年玖龍紙業的美元借款利率為2.84%,人民幣借款利率為5.91%,美元借貸成本不足人民幣一半。由于當年人民幣升值,還獲得了約1.61億人民幣的匯兌收益。但是在人民幣預期貶值、美元預期加息的背景下,玖龍紙業不得不調整貸款策略。在年報中,玖龍紙業指出,將加速貸款幣種調整的速度,要在2016年6月底前,將人民幣的貸款比例提高至80%,剩余20%也以歐元為主。
另外,從中長期發展來看,由于中國經濟及出口開始復蘇,人民幣貶值有助推動紙品需求及提價,未來企業要著力推動原料國產化、裝備國產化的進程,盡可能多的使用人民幣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