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張家界市食品安全委員會發布通告,從2016年3月1日起禁止生產經營無包裝無標識米粉,并在全市展開為期一年的打擊違法生產經營無包裝無標識米粉專項整治行動,一是督促指導食品生產企業對其生產的米粉進行預包裝,并嚴格依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7718、GB28050的要求制定標簽,在產品外包裝上標注食品名稱、規格、凈含量、生產日期、配料表、保質期、產品標準代號、貯存條件、營養成分表、生產許可證編號以及生產者的名稱、地址、聯系方式等信息。二是嚴禁食品經營者和餐飲服務者以及學校、機關、工地食堂經營或使用無包裝無標識的米粉,倒逼食品生產企業規范包裝和標簽管理。三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對米粉生產企業全面開展飛行檢查,堅決取締無證生產米粉的小作坊,截至目前,已立案查處包裝標識不規范的米粉生產企業2家,依法取締無證生產米粉的“黑窩點”4家。
“包裝化”意味著今后“裸產品”不能再賣了。食品安全不僅需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的嚴格監管,更需要廣大公眾的監督。如果您仍看到有無包裝無標識的米粉在生產和銷售,歡迎撥打12331投訴舉報。
筆者同時獲悉,張家界市民的另一早餐主食——濕面也被納入這項行動的整治范圍。在市食藥監局積極推動下,全市第一家濕面生產企業已在張家界經濟開發區落戶投產,并按要求規范了包裝和標識。各區縣食藥監管局也在大力開展取締濕面小作坊和推動小作坊聯合興辦規范濕面生產企業的工作,“早餐安全工程”在全市全面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