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院士、專利技術首席發明人、北京大學教授嚴純華介紹有關技術研發背景時表示,這項實時監控“易變質物品”的國家發明專利,是功能納米材料領域的科技進步,隨著這項技術研發的繼續深入,將為食品藥品智能化包裝提供廣闊的應用前景。
據了解,世界首款“智能標簽”是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及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開發的技術。基本原理是,隨著時間推移,金屬銀逐漸沉積在金納米顆粒上,形成厚度連續變化的殼層,改變了納米顆粒的尺寸、形狀和化學組成,從而使標簽改變顏色,且其變色速率與時間和溫度精準耦合。
據介紹,該“智能標簽”可實時、可視化、精準監控食品和藥品的儲運和保存溫度,保障食品和藥品的品質安全。標簽的監控范圍在-10℃至70℃,基本滿足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疫苗運輸標準(48小時內保持溫度-5℃到43℃),且具有成本低廉、安全便捷、直觀顯示、兼容性強和應用廣泛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