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出路邁開大步
平遙這個馳名海內外的地方,最近又“火”了一把。我們知道,造紙的主要原料是樹木。而山西省平遙煤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平遙煤化(集團))卻顛覆了我們的認知,造紙的原料改用石頭。
一時間,伊朗這個亞洲西部的國家,來到平遙,一下子要了200噸紙。美國,這個號稱科技強國的國家,也定了100噸紙。6月18日,《晉中日報》用的也是平遙生產的石頭紙。近日,該集團領導層又傳來消息,說北岳文藝出版社即將出版的四大名著,也將用這種石頭紙。記者在該集團旗下的山西宇皓龍盟環保紙業有限公司的陳列柜中看到,石頭紙除了能印刷報紙、書籍外,還是手提袋、食品袋、包裝盒等的原材料。涉及文化用紙、工業用紙、包裝用紙、家庭用紙等多個領域。平遙是晉商之搖籃,票號之發祥地。平遙人善于審時度勢,推陳出新。在平遙“石頭紙”項目上馬之前,此項目省內空白,全國罕見,其技術領先于國際水平。
當驚嘆于石頭也能造紙之余,更驚嘆石頭紙的優勢。據負責生產石頭紙的閆姓廠長介紹,與傳統造紙工藝相比,該生產過程無需用水,不消耗林木資源,不生產廢氣、廢渣,產品可降解,屬于無污染的綠色環保項目。按其年產12萬噸算,可節約淡水2400萬立方,木材240萬棵,相當于植樹造林32萬畝。而單位能耗僅僅是傳統造紙工藝的三分之二。其產品具有耐撕、耐折、耐油、防水、防霉、無毒、可直接接觸食品等優點。原材料成分碳酸鈣占80%,PE占15%-20%,助劑占1%-5%。大理石、青石、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鈣。平遙煤化集團就是一家集煤炭、焦炭、電力、化工、建材等為一體的企業,煤礦開采的附屬品煤矸石就是其主要原材料。變廢為寶,留住森林的同時,平遙煤化(集團)走出了一條創新轉型之路。
高瞻遠矚亮麗轉型
山西是一個煤炭大省,長期以來“一煤獨大”,產業結構單純。平遙煤化(集團)的前身是一個國有小煤礦。1958年建礦,當時產能只有9萬噸。直到1998年,如同其他煤企一樣,該礦始終跳不出“煤炭形勢好時,能發了工資;煤炭形勢不好時,發不了工資”的怪圈。改制迫在眉睫。當時,改制的企業中也有失敗的,但該礦成功了。2001年,該礦將國有資本、國有身份全部退出,實行企業自救,股份制經營,職工真正成為企業的主人。由于改制成功,恰逢煤炭市場也迎來了10年黃金期,平遙煤化(集團)蓬勃發展,到2010年,產能接近400萬噸,產值達到50億,成為山西煤炭市場的一朵亮麗鮮花。
一個企業要想長期繁榮發展,必須居安思危,在鼎盛時就考慮到產品換代升級的問題。郭興銀,這個不能不提的人物,他是該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在他的帶領下,這個企業做到了高瞻遠矚,戰略布局。2012年,煤炭產能過剩,轉型勢在必然。怎么轉?郭興銀提出“抓好傳統企業的提升改造,發展新型循環經濟”的思路,即創新性轉型。這就有了該企業石頭造紙的項目。為什么要用石頭造紙?眾所周知,煤礦采煤,有大量的煤矸石廢棄。從環保的角度、從企業的創新、從科學的發展……變廢為寶,轉型換代,科技創新,在熟悉的領域探索新鮮事物,符合市場發展的規律。平遙石頭造紙在聞所未聞、驚嘆之余,漸漸被大家所熟知。有消息說,臨汾、呂梁也各有一家企業上馬了石頭造紙。企業發展切忌跟風,一哄而上,每一個項目的上馬都必須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就像某一個人穿了一件衣服特別漂亮,而另一個人穿上就不一定合身是同一個道理。同時也要考慮市場的發展趨勢與飽和狀態。
平遙煤化(集團)利用自身產品的附屬品開發新產品,一是合理利用了附屬品,二是開發了新的產品。其實,該公司還有一款產品,是液晶顯示器用的導光新材料,稱為激光導光板。現在這種導光板的原材料來自于石油,但煤炭中其含量也很豐富。現在煤炭市場形勢不好,價格走低,轉化煤炭用途,讓其產值升值,循環發展,良性互動,平遙煤化(集團)是一個典范。
自主創新浴火重生
站在科學的前沿,置身于創新之中,企業才會越做越大,朝陽發展。有一個例子,很值得深思。大家知道,襪子是人們逐漸用布條、布片綁在腿上演變來的。到了上世紀20年代,采用棉花、羊毛、真絲來制作。因彈性差,容易滑落,常給女性帶來尷尬,后來美國一家公司就發明了尼龍。用尼龍制作的長筒襪,有彈性、光滑細膩、尤其是肉色長筒襪,更是受到女性的青睞,幾十年風靡全球。一項領先于世界的科研成果,在過去有幾十年,現在,也有十年左右的生命力。但問題是,平遙煤化(集團)石頭造紙的技術、設備來自于臺灣,激光導光板的技術、設備來自于韓國、日本。這些為什么不是山西的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
山西也曾有過很耀眼的企業,很知名的品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山西擁有一大批聞名全國的名牌產品,比如春筍牌電視機、海棠牌洗衣機、太行牌縫紉機、華杰電子表等等,現在這些當時名震華夏的品牌消失了。消失的原因,許多人提出了許多方面。其實最主要的一點是山西人整體的創新意識不強。以春筍牌電視機為例,這是咱山西人曾經的驕傲。當時生產的是黑白電視機,為什么當時在生產黑白電視機的時候,就沒有科研團隊攻克彩色電視機這個難題呢?這就是創新意識不強。還有海棠牌洗衣機?為什么不進行產品換代升級呢?值得反省。反省過去,是為了激發未來的創新意識。平遙煤化(集團)也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欲與高校合作,打造一支引領世界的科研團隊,自主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有一個現象,山西出國留學學經濟學、財會、語言、歷史的人比較多。而為什么不學新能源、新材料等高科技的學科呢?不是說學經濟學、財會、語言、歷史不好,而我省更需要的是高科技人才啊!”有學者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點。的確,現在山西的轉型發展到了關鍵時刻,要浴火重生,必須如平遙煤化(集團)創新發展“石頭造紙”系列項目一樣,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走出創新驅動、轉型升級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