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這樣的包裝紙就必須要有模板,模板一般用硬木雕刻而成。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些糕點的外包裝紙慢慢消失了,而用于印刷的模板卻被收藏下來。
我所收藏的這兩塊木頭雕刻的印刷模板,從包漿和成色來分析,大概都是民國時期的老物。其中一塊橫排印有店鋪的字號為“益春號”;左邊豎排刻有:“月餅俱全發行不誤,自選蜜爐飛花各色”,意思是說:他家店鋪里的月餅品種齊全,各種餡料繁多;右邊豎排刻有:“廟南門里坐西向東,本號今在關爺”,這是在告知顧客店鋪的店址,吸引更多消費者前來購買;中間刻有豎排“中秋月餅”四個略大點的字體;外圓雕刻回字圖案。
另一塊木雕模板頂頭橫排刻有“瑞祥春”店鋪的字號;中間豎排刻有“仲(中)秋月餅”字樣;左右兩側鏤刻有花卉及瑞草圖案;外圓同樣是精美的回字花紋包裹。這兩塊印刷木頭模板皆為圓形,直徑為18厘米。
據行家考證,從這兩塊木雕模板刀工手法上分析,應出自同一人之手。刀工流利飽滿,干凈有力,流暢不拖沓;整體設計簡明扼要,又不失美觀大方。
作為初期的廣告包裝紙,經營者的廣告意識和商業頭腦可見一斑。據行家考證,益春號糕點店鋪清朝末年出現在天津塘沽碼頭一帶,益春號的糕點就因采用傳統的手工制作工藝、用料考究、糕點的花樣種類繁多贏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特別是中秋月餅,皮酥餡多,除了傳統的芝麻、豆沙等普通餡料外,他們又將火腿、臘肉添加到餡料里,味道別出心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