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幾張粗糲的瓦楞紙,在學生們的奇思妙想和巧手下變成兼具審美性和實用性的“建筑物”,靈感的來源是海螺、蜂窩、避風港、葉片等我們熟悉的事物。 5月14日-15日,以“記憶場所·生態營造”為主題的特房杯廈門市第六屆大學生實體建構競賽暨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實體建構競賽在SM新生活廣場舉行。來自海峽兩岸9所高校的26支競賽隊伍同場競技,展示創意,交流靈感。經13位建筑界專家、學者現場評選,來自華僑大學的作品《水簾洞》摘得大賽特等獎。 作為我市大型建筑科技文化活動,大學生實體建構競賽自2011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六屆。本屆競賽由廈門市科協、廈門市臺聯、廈門市土木建筑學會主辦,廈門市經濟特區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廈門SM新生活廣場聯合協辦,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承辦。 【作品賞析】 作品《水簾洞》獲得特等獎。 《水簾洞》 水簾洞的設計者之一、華僑大學大二學生蔡悅鵬介紹說,“水簾洞”的想法是在創作中逐步形成的。“我們希望空間給人一種流動感,花果山的水簾洞剛好契合這一點。”在用料上,《水簾洞》走的是“簡約”派,各部件裁剪完畢,幾乎沒有什么邊角料。在整體呈現上,《水簾洞》還根據空間的層次感,設計了“成人路線”和只有兒童身高才能通過的“兒童路線”。 作品《盲》出自金門大學同學之手。 《盲》 一個人的時候,即便是在公共場所,也希望有一個專屬于自己的私密空間。這是金門大學學生楊承熹創作的靈感來源,她利用“人體視線高度為身高的90%”,對建筑物內部構造進行適當的視線遮擋,產生“盲”的效果。如此一來,無論你是站著還是坐著,都能享受一個人的寧靜。 作品《渡do》可根據需求改變形態。 《渡do》 在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學生曹哲寧和伙伴們營造的空間里,使用者也是設計者——建筑物上的隔板和梁都是可以根據主觀需求移動的,在簡單的推拉移動中,空間實現了I、L、S、U型等四種空間的過渡。 選手有特色 大陸選手更精準 臺灣選手有情懷 作品完成后的第一時間里,金門大學建筑系學生徐業詞就迫不及待地在比賽現場轉悠,看看其他參賽學生尤其是大陸學生的作品長啥樣。“這是我第一次來大陸,真的跟想象中不太一樣。”徐業詞在和大陸學生的交談中發現,大家的創意都很獨特,“像我們金門學生會比較偏向單體創作,大陸學生就比較偏向多元,有很多很酷的想法。”徐業詞坦言,參加此次競賽不僅收獲了許多建筑學知識,更增進了與大陸同胞的交流和了解。 “希望這一活動今后能再擴大范圍,邀請更多的臺灣學生參與進來。”臺灣逢甲大學建筑學系系主任黎淑婷在觀摩完本屆賽事活動后表達了這樣的希冀。“活動不僅題目設計得很好,使學生受益匪淺,而且增進了兩岸大學生在建筑學系方面的交流。”黎淑婷觀察說,大陸的學生在結構性方面更成熟、精準,臺灣的學生則更推崇趣味性,有“小而美”的情懷。 提升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同時,增進兩岸大學生的交流,正是本屆比賽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廈門市科協黨組書記徐愛聰說,大賽旨在為學生們搭建課堂之外的實踐平臺,推動兩岸大學生在同臺競技中加強交流、互相學習、攜手并進。“大賽的主題是‘記憶場所·生態營造’,‘記憶’本就包含了鄉愁的元素,兩岸大學生同根同源,在交流中相互促進、成長,意義深刻。” 評選很嚴格 評委“撞擊”建筑物檢查牢不牢固 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評委評學生們的作品,可不僅僅看建筑物的“顏值”。現場,評委們敲、撞、坐、搖,一連串動作,只為驗證建筑物是否穩當。據介紹,建筑物的審美性和人文意涵僅是考察的一部分,評委們更看重參賽學生對建筑力學與結構的把握能力,同時,作品還必須節能環保,如果選手用的瓦楞紙數量少則可獲得額外的加分。 【背景】 1700多人參賽26件優秀作品入圍 一大亮點是,本屆競賽首次將比賽范圍擴大至海峽兩岸,邀請金門大學建筑學系學生參賽。同時,臺灣福建金門馬祖地區建筑師公會、臺灣逢甲大學的專家學者也應邀觀摩了本屆賽事。 市科協介紹說,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吸引1700多人次參賽。競賽分初賽、復賽和決賽,采用分賽區和總決賽的形式舉行,在每個高校設立分賽區。經初賽、復賽的層層選拔,最終有26件優秀作品入圍決賽。在決賽現場,各參賽團隊必須于規定時間里,在9平方米的范圍內進行建筑設計及建造活動。 (原標題:兩岸大學生在廈比建"紙片屋" 建材是瓦楞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