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局長李忠榜5月23日在一次會議上確認,跨境電商新政近日做了一些微調,尤其是檢驗檢疫按照一般貿易出具通關單放行的規則做了調整,暫緩執行,設置了延遲一年的過渡期。
在5月23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主辦的第八十三期 “經濟每月談”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李忠榜處獲得上述確認。此前多個消息渠道顯示,跨境電商試點城市海關及商檢接到“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核驗通關單政策暫緩一年”的上級通知。
根據這一“內部通知”,從新政開始執行后的一年內,包括上海、重慶、杭州、寧波、鄭州、廣州、深圳、天津、福州、平潭等在內的10座跨境電商試點城市,跨境電商網購保稅商品將按照新稅制征稅,但商品“一線”進區時免于核驗通關單。
李忠榜今日表示,跨境電子商務新政出臺這一個月來一直伴隨著爭議。“這幾天大家看到媒體上的報道,新政也做了一些微調,尤其是檢驗檢疫按照一般貿易出具通關單放行的規則做了調整,暫緩執行,延遲一年的過渡期。這個延緩一年的過渡期我有所了解,事實上就是大衛省長(原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副省長)四處奔跑上下呼吁的結果。”
“讓新生事物多走幾步”
李忠榜稱,跨境電子商務新政針對的主要是進口的保稅模式,更多針對的是一些前置的商品。
他認為,政府在出臺這樣一個政策、治理這樣一個市場的時候,應注意跟市場主體建立一種新型的合作互動的關系。
他表示,大家感覺這次新政出臺比較突然,政策的出臺缺少預見性。發展趨勢是對的,初衷也是對的,這時采取這個政策的階段、發力的時間點就尤其重要,這是一個合理性的問題。
“如果一件政策出臺讓市場各方感到突兀,我們作為監管者要去檢討,這樣的政策是不是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也就是科學性,是不是體現了我們政府出臺這個政策的初衷,是不是有有效性,是不是符合這樣的發展規律。”
李忠榜表示,對跨境電商的治理是不是一種合理的監管,監管是不是越嚴越好,或者是越松越好,從監管部門來講,需要針對不同階段有一個精準的政策。
當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是進口保稅模式下的跨境電子商務,2015年全年的規模也不到150億人民幣,大概占去年全年外貿進口的10.4萬億的千分之1.4。
李忠榜認為,這樣的一個業態現在恰恰是在生長發展的過程當中,更多的可能是需要有一些支持的政策,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再逐漸去實現公平。他認為對這樣的模式要再寬容一下,讓跨境電子商務保稅模式進口再多走幾步。
“這是我對新政的一個體會,新生事物還非常小的規模,我們可以再看一看。”
監管思維急需更新
李忠榜認為,作為監管部門來講,在互聯網的時代,監管的思維必須要基于互聯網進行理念的更新,使出臺的政策也必須適應互聯網的要求。
對這次新政而言,他認為稅收框架的設計、監管模式的設計、以及配套政策的設計都應該建立在互聯網這樣幾個基礎之上。
在李忠榜看來,跨境電子商務新政出臺的初衷可能是基于國家對電子商務發展戰略的整體思考,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擴大出口,第二是優化進口,第三是公平競爭環境的維護。
他表示,政府公共管理首要職能就是建立市場規則,完善市場秩序,規范市場行為,為各類市場活動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同時,國家一項政策的出臺,一定是要服從于國家最高的全局的戰略的利益,而不是遷就一個局部的部門的暫時的利益。現在有人覺得目前跨境電商的探索和創新安排有可能會導致跟一般貿易之間不公平的競爭,新政的出臺可能以此為出發點。
“從這個角度去看4月8日出臺的新政初衷是對的,就是擴大出口、優化進口,維護公平。”
不過他表示,當今社會互聯網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甚至已經不是一種技術,也不是一種行業,已經成為我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子商務是跨境加電子商務這樣的一個經濟活動,具有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一個是全球化,另一個是互聯網化。
“電子商務才是這個經濟活動現象或者交易現象的主體。因為是電子商務的盛行才使得跨境這種貿易變得如此容易,才使得買全球賣全球變得如此方便。一方面確實初衷沒問題,但另一方面,監管要基于互聯網的思維進行更新。”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執行局副主任陳文玲在會上表達了同樣的看法,她表示,用傳統的思維方式,用傳統的理論,用傳統的管理方式來對待現代蓬勃發展的一些新事物、新經濟、新商業模式,勢必會做出與之相反的理論判斷,設計出與實際需要相反的政策,甚至會阻礙新生事物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