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熟悉的美人魚標志映入眼簾時,我不禁心潮澎湃,然而,我也知道這些咖啡店的主要目標受眾并不是像我這樣的外國人。事實上,中國的咖啡市場面對的是年輕人和生活在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中產階級。盡管中國人平均每年喝四杯咖啡,在每天喝四杯咖啡的美國人面前可謂相形見絀,但考慮到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這樣的客戶群也很可觀。
星巴克的中國簡史
在中國,咖啡并不是什么新鮮的玩意兒。歷史學家認為,咖啡首次進入中國是在19世紀晚期,由法國傳教士帶入了云南省。兩百多年后的1999年,第一家星巴克在北京開業。
自此之后,咖啡迅速占據了餐飲鏈條的頂端位置。如今,雄心壯志的星巴克打算在2019年讓中國店面的數量翻倍。咖啡世家和麥當勞的麥咖啡也在積極擴展,甚至連肯德基都想來分一杯羹。
不過,看中中國咖啡市場的并非只有大型連鎖店,一些獨立咖啡店也在醞釀之中,當地的咖啡店也在用高品質的咖啡吸引顧客。
獨立咖啡文化在城市地區大受歡迎,比如上海的靜安區和北京的胡同,咖啡在這些地方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不過相較之下,還是大型連鎖店占據著壓倒性優勢:星巴克占了市場的60%,麥咖啡13%,咖啡世家11%。
星巴克的成功因素
1、結合中國人消費喜好
星巴克的成功卻不能完全歸于西方的影響,根據當地不同文化進行業務調整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部分中國人仍然沒有適應咖啡的苦味,因此偏愛混合了糖和牛奶的星冰樂和拿鐵。全世界的星巴克都提供拿鐵和意式濃縮,而在中國的菜單里,還有一些特殊飲品,如抹茶星冰樂和紅豆松餅。到了中秋節和端午節,星巴克甚至還會提供這兩個節日的傳統必吃食物:月餅和粽子。
2、繞不開的“面子消費”
在大部分顧客看來,星巴克價格高昂的咖啡不僅有提神的功效。中國的大杯拿鐵一般價格在30元人民幣,對于很多中國人來說,這樣的價格已經超出了承受能力。
但在這里,價格往往等同于質量,所以高價也幫助星巴克營造出一種奢侈品牌的感覺。而在那些付得起這筆錢的人眼中,手持一杯星巴克咖啡絕對很有面子。
3、中國的星巴克更像是一個“終點站”
反觀美國,我們喜歡外帶咖啡,但中國的星巴克店卻是一個神圣之地,就像在工作、家庭之外的“第三空間”。
中國顧客走進星巴克是為了享受咖啡,放松一下,或者隨意坐在沙發上,和朋友聊天。換句話說,中國的星巴克更像是一個終點站,而非沿途停靠的驛站。
回歸故事回到開頭的故事,我還沒有意識到如此錯綜復雜的文化,只是簡單地走進一家星巴克,尋找我最愛的冰拿鐵。這時,一個綠色杯子的圖案映入我的眼簾。于是我走到收銀臺,那里已經有一個會說英語的收銀員在等著我了。
“我要中杯的抹茶紅豆星冰樂”,我嘗試著說中文。“請您說英語吧。”收銀員說道,他似乎弄不明白我的發音。我只好嘆了一口氣,用英文又說了一遍。
我總得嘗嘗“當地”美食,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