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統計數據顯示紙媒發展遭遇危機
7月24日,據英國出版商協會公布的《2014英國出版商協會統計年鑒》顯示,2014年,英國紙質書銷售收入降低至27.48億英鎊,降幅約5%;而電子書則增長至5.68億英鎊,增幅約11%。英國的紙質書與電子書的經歷可謂冰火兩重天。
7月28日,根據美國報業編輯協會(ASNE)公布的年度調查報告顯示,美國新聞編輯行業2014年的從業人員人數由2013年的36700人驟減到了32900人,減少了3800人。如果繼續以這樣的速度減少下去,10年后美國將再無新聞編輯。
在中國,紙媒前景也不算樂觀
看完了美國和英國紙媒的煩惱,我們回到中國。7月15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布了《2014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圖書總印數81.9億冊(張),降低1.5%;總印張704.3億印張,降低1.2%。全國報紙總印數463.9億份,降低3.8%;總印張1922.3億印張,降低8.4%。全國期刊總印數31.0億冊,降低5.4%;總印張183.6億印張,降低5.7%。
從以上我們可以看到,全國圖書、報紙、期刊總印量和總印張數均呈下降趨勢,我國2014年出版物印刷業的統計數據恐怕也不會那么好看了。
火熱的香港書展也無法挽回紙媒的頹勢
7月15日-21日,2015香港書展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在為期7天展期里,香港書展共吸引逾百萬人次進場參觀,場面可謂壯觀。據香港貿發局委托獨立調查機構調查顯示,今年書展參觀人士平均消費為903港元。有99%的受訪者表示過去一個月曾經閱讀印刷書,平均閱讀印刷書的時數為25小時。而過去一個月曾經閱讀電子書的受訪者則有六成,平均閱讀時數為22小時。受訪者過去一年購買印刷書的平均花費為1786元,比去年下降約3%。
從以上統計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盡管香港讀者在購買印刷書籍方面的花費略有下降,但對于紙質印刷書的習慣還是有的,至少市場還在。但就在香港書展展期及前后幾天,多家香港紙質媒體出現倒閉和關門的局面。
就在7月20日,香港書展閉幕的前一天,據香港媒體報道,已創刊20年的香港壹傳媒集團旗下娛樂雜志《忽然1周》印刷及網上業務也即將結束。
上述報道稱,《忽然1周》合并本行政總裁趙偉堅在接受香港媒體采訪時證實,其最后一期將于8月7日出版。趙偉堅表示,《忽然1周》的廣告及銷量在行內數一數二,前年盈利相當可觀,去年仍有盈利,今年才開始虧損,主要因為近年經濟環境令廣告市場萎縮。
報道同時證實,8月16日起,《壹周刊》、《飲食男女》及《Me》將合并出版,《忽然1周》全體編采人員共計70人將被遣散。此前澎湃新聞報道,創辦于1959年的香港中文報紙《新報》7月11日宣布于7月12日開始停刊;7月17日,香港《成報》也被迫暫停出版。
看來,再熱鬧的書展也沒辦法挽回紙媒的頹勢呀!
5年里,紙媒前景依然樂觀
利空的消息說完了,重振紙媒信心的時刻到了。盡管紙媒的各項統計數據依然下滑,但有意思的是,當我們把目光放在5年后,紙媒的悲觀情緒似乎不再那么強烈。
據全球著名獨立分析機構Ovum公司近期發布的《數字消費出版預測》報告顯示,在廣告投入方面,消費者和廣告商的支出都在不斷增長;盡管紙媒收入在不斷下降,而且所有的新增資金和注意力都投入了數字業務,但是紙媒收入仍占大頭。
因此,紙媒行業不必過分擔心自己在短期內將會消失,即使在美國和英國這兩個數字化轉型速度最快的國家也依然不會出現巨大變化。報告預測,這兩個國家2020年的數字收入只占整個收入不到一半,其中美國為42%,英國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