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中國軟包裝集團的上游企業——中景石化科技園的丙烯丙烷精餾塔吊裝成功,標志著第一套新建80萬噸/年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進入設備全面安裝階段。該項目預計12個月后投入試生產,年創產值100億元,可解決集團軟包裝企業原料供應問題。
項目進展順利,中國軟包裝集團董事局主席翁聲錦底氣更足了。
2006年,馳騁地產業多年的翁聲錦,投身實業。他在朋友推薦下引進日本技術和設備,在羅源灣畔建起首條BOPP薄膜生產線。BOPP薄膜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輕紡等行業,投產后產品供不應求。
看到商機巨大,他決定擴大生產規模,并把目光投向德國布魯克納公司,全球最高端的BOPP薄膜生產線就產自這家公司。“要買就買最好的。”翁聲錦果斷拍板,他甚至提出了爭當膜王的目標。
企業迅速向德國公司下訂單,先后斥資7億多元引進3大頂尖生產設備。之后,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術團隊,并結合生產工藝與布魯克納公司聯合進行技術研發。2013年,推出全球最快速度、最高產能、最大寬幅的BOPP薄膜生產線。企業高投入高回報,很快在業內異軍突起。
9年間,中國軟包裝集團先后在羅源以及河南、四川、遼寧、上海等地建成五大基地。目前已投產13條生產線,另有5條在建。去年,公司銷售收入60億元,同比增長50%。
今年初,行業權威機構發布了全球十大聚丙烯薄膜生產企業排名,中國軟包裝集團以54.2萬噸的年產能名列榜首,成為世界膜王。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BOPP薄膜生產國,而我們的國內市場占有率已達20%左右,有了很大的話語權。”翁聲錦掏出手機,快速瀏覽,“你們看,每天傍晚,我都會收到銷售中心發來的短信,當天匯總的出貨量、訂單量、到款數等一目了然。訂單很多,我們只接半個月,錢到才發貨。”
產品供不應求,有一個問題讓企業不得不認真面對,那就是上游聚丙烯原料的供應不穩定。這個發展瓶頸,一定要突破。
“做大做強,不僅要有橫向量的擴張,更要有縱向產業鏈的延伸。”翁聲錦說。
2012年,抓住國家鼓勵天然氣進口和國際上以天然氣為原料的相關技術難關被攻克之機,中國軟包裝集團重磅出擊,進軍上游重化工業,在福清江陰開發區投資150億元,規劃中景石化科技園項目,建設兩套年產66萬噸丙烷脫氫制丙烯裝置,以及兩套年產40萬噸、一套年產60萬噸聚丙烯裝置。
今年,福州僅有的兩個年產值50億元以上的工業投產項目,便是這兩套年產40萬噸聚丙烯裝置。到2017年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400億元,并拉動下游產業鏈200億元產值。
“從進口丙烷,到生產聚丙烯,再到BOPP薄膜,一家企業擁有這三級產業鏈,我們是全球唯一。這將讓集團每年節約產業鏈中間成本2億元以上,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大大提高。”翁聲錦說。
搶抓機遇很重要,但對于一家缺乏產業基礎的民企而言,“白手起家”難度極大。“關鍵在于技術和資金。”翁聲錦坦言,他們的策略是,不管技術還是設備,都一步到位,瞄準世界最頂尖來引進。僅美國的技術軟件包,就耗資1億多元。由于上游進口天然氣做原料成本低,終端下游一次性消費品市場不愁,這些項目在融資時很快被銀行看中。
“只有盯住行業的最前沿,企業才可能成為行業的領軍者。”翁聲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