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管理理論將色彩管理的實施分為三個步驟:校準、設備特性化、色彩轉換。
校準是指對印刷生產流程中的各設備進行校正,規范化工藝參數,使其工作在穩定的狀態;設備特性化是指在對設備進行校準的前提下,通過各種軟硬件工具測量色彩數據并生成設備的色彩特性文件,記錄設備的色域特征,一般色彩特性文件有三種,即輸入設備、顯示設備和輸出設備的特性文件。第三步是利用色彩管理模塊通過設備無關顏色空間(Lab)進行設備相關顏色空間(CMYK、RGB等)的轉換,實現從印前到印刷整個過程顏色輸出的一致性。
在三個步驟中,校準與設備特性化是有效實施色彩管理的關鍵。校準不只是對各設備的簡單校正,而是對印刷生產工藝與過程的一次全面性的診斷,是印刷生產工藝參數的規范化與標準化。設備特性化的關鍵在于獲得高質量的色彩特性文件,重點在于選擇能正確反映印刷條件的印刷樣張,使用專業的測量工具及專業色彩特性描述文件生成軟件。
2.印刷色彩管理是自動化顏色控制過程
印刷過程是顏色傳遞及復制的過程,顏色在各種不同的顏色空間相互轉換,顏色的準確傳遞是重點也是難點。以往主要依靠人為經驗控制顏色的傳遞,是一種事后的控制,這種低效率的方法在過去可行,但已不能適應現代印刷企業所面對的激烈競爭環境。
因此,實現高效的、自動的顏色傳遞控制,實現色彩的準確復制,對提高印刷企業的競爭力有著重要的影響。
印刷色彩管理就是在印刷生產中自動化顏色傳遞與控制的手段。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從印刷機的角度來看色彩再現,協調印前處理、制版、打樣、印刷各工序之間的相互影響。要把印刷機的特征集成到印前階段,使得印刷條件的任意變動都會在打樣樣張和制版工藝中自動地體現出來。
因此,完整的印刷色彩管理應該是利用印前數據進行印刷預設定、校準、特征化、色彩轉換、在機測量、反饋與修正的循環過程。印刷色彩管理對顏色的自動控制是一種事前控制,印刷企業通過色彩管理來降耗增效,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印刷色彩管理是持續的過程
近年來,我在很多印刷廠發現了兩個問題,一是越來越多的企業實施了數碼打樣,并認為色彩管理就是數碼打樣;二是認為數碼打樣的應用是一次性的,不注重印刷生產規范化的持續性與色彩特性文件的更新。這兩個問題對印刷色彩管理的有效實施有相當的阻礙。
認為色彩管理就是數碼打樣是一種誤解,實際上數碼打樣只是色彩管理的一個部分,是對印刷結果進行模擬的系統,是一種更適合于CTP系統的打樣方式。色彩管理更不是“一勞永逸”的工作,是隨著印刷條件的變化,在對印刷生產進行不斷優化的基礎上,實現自動化顏色傳遞與控制的過程,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六、解決燙金燙銀易脫落需考慮的因素
有時候燙金燙銀的產品在過一段時間后(兩三個月)易脫落,不盡全部是工藝的問題,涉及到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多從以下多方面去考慮:
1、燙金機必須根據被燙物的不同品種,選擇合適的燙印箔。
燙印時必須掌握好溫度、壓力、燙印速度的三方配合,并根據燙印材料、燙印面積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燙金面積太大的話,是需要做些鏤空的,但若大面積燙,墨層薄的話不需要鏤空,直接燙沒問題,墨層厚的話是需要鏤空的,這也和電化鋁的好壞關系很大。
2、另外印刷油墨中燥油太多,如果是專色燙金最好鏤空。
3、電化鋁燙印箔應選用屬性適合的紙張、油墨(特別是黑油墨)、煤油、復合的膠水,燙印件必須保持干燥,以免造成燙金層氧化或損傷。
4、一般的包裝為:64cm×120m一卷,每10卷一盒;可定制寬度為64cm,長度為120m或360m大卷或其它特殊規格。
5、除物料外,溫度也會影響燙金燙印脫落現象,另外,機臺異常也不能忽視。
6、有時候換一下金箔也是一種很好的注意事項,其實要注重的還有金箔底下的膠,換之前可以找供貨商告訴他我們的需求,然后進貨測試,同一張紙,同一溫度,不同廠家的金料效果都不一樣,測試如下:
a.首先確認電化鋁箔的品質,是否比以前用的品質差;
b.若電化鋁箔品質沒有問題,則可能是電話鋁箔與油墨性能不匹配;
c.可能是油墨未干或使用過量干燥劑噴粉。
我的耗材網提供膠印油墨、絲印油墨、UV油墨、PS版、CTP版、橡皮布、樹脂版、絲印網布、感光膠、紙張、印前設備、印刷設備、印后設備、包裝設備、配件等數千個行業品牌數和數萬種優質商品。如需購買或咨詢,請撥打400-100-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