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不死—在深度和高度上曾長期占據媒體界翹楚地位的紙媒,也許將在媒體轉型和媒體融合的未來獲得新生。
和歐洲媒體業不同,美國的媒體融合與中國的媒體融合也許有不少相通之處。經歷過各式維權后,中國媒體紛紛將自己的新聞發布到新媒體平臺“今日頭條”上,而《華盛頓郵報》,兩個多月前也宣布將所有新聞同步發布于Facebook的媒體平臺Instant Articles上。正如“今日頭條”也許成了當下中國最大的新聞聚合平臺 ,Facebook也在美國成了最大的新聞聚合平臺,除了《華盛頓郵報》,和它簽約的還有《紐約時報》《每日電訊》等,甚至還有同是新媒體的赫芬頓郵報、BuzzFeed等。
Instant Articles的強力競爭者,蘋果的新媒體平臺Apple News則在今年6月推出,簽約媒體包括《金融時報》《紐約時報》《衛報》和《經濟學人》等。如今,蘋果正在緊鑼密鼓地為中國市場推出特別版Apple News。
兩年前,人們哀悼虧損的《華盛頓郵報》不得不被大亨貝索斯收購,兩年后,擁抱互聯網的《華盛頓郵報》訪問量已達6690萬,擊敗《紐約時報》(6580萬),同比增長近59%—同樣令人欣慰的是,他們雇用了更多記者,而不僅僅是擴充技術和營銷團隊。
就在一年前,媒體融合還是一場極具爭議的痛苦糾結。一年后,轉型與融合已經成為紙媒的常態,并將繼續大規模地在中國數量龐大的媒體業中發生。
美國媒體的轉型要先于中國。這背后既有技術的推動,也有政治和經濟力量的影響。就整體而言,美國的傳媒產業無疑是成功的,它既是美國財富的主要來源,也是如今美國政治影響力的重要來源。借由著傳媒這一載體,“美國夢”持續不斷地傳播至世界的每個角落。
中國媒體也有“中國夢”,從印刷媒體到電子媒介,從互聯網平臺到移動端,技術和人們信息獲取方式的快速變化,讓媒體不得不迅速調整。對于期待深度轉型的中國媒體,美國主動尋求媒體融合以及傳媒產業整體發展的經驗,多少會給人帶來期待。
媒體融合進行時
老牌報紙《紐約時報》,因為推出了第一款面向智能手機和谷歌[微博]紙板頭盔的虛擬現實新聞客戶端,兩個月來備受關注。這是《紐約時報》第一次推出虛擬現實新聞產品,名為“NYT VR”。通過虛擬現實技術,《紐約時報》將會提供360度場景的新聞報道,讀者可以體驗到身歷其境的感覺。
虛擬新聞客戶端的推出,建立在“移動通訊為先”的大背景下。美國數碼科技發展迅速,已經超越桌上計算機范圍,轉戰智能手機、平板計算機等設施。2014年的數據顯示,對于多數新聞機構來說,移動終端的閱讀量已經超過電腦終端,移動終端成為新聞采編時首要考慮的因素。因此不論是傳統的電臺及報刊,還是純網上的出版機構,優先發展的首先是移動平臺。
《紐約時報》并非第一個嘗試虛擬新聞的傳統媒體。此前,《華爾街日報》、ABC等媒體都曾試圖引進這種新工具,以充實自己的新聞兵工廠,但迄今為止卻還未成功。《紐約時報》公開表示,此次在虛擬新聞上下了很大的賭注,并非只是跟風以證明自己的技術能力。
虛擬新聞只是《紐約時報》眾多科技嘗試中的一種。新聞業使用互聯網的歷史不長,但短短20年里,新技術革命發生,被視為“夕陽行業”的傳統紙媒,從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各種探索。《紐約時報》目前的網站、手機客戶端、平板客戶端等各種數字新聞產品,已經擁有100多萬付費讀者。不過,與美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博客網站赫芬頓郵報、美國知名在線新聞平臺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等數字化媒體相比,《紐約時報》的新媒體還難以匹敵。
“十多年來,媒介融合一直是美國媒體的強大趨勢。這導致的第一個結果就是,現在所有的新聞機構,本質上都是多媒體。比如,大報提供音頻剪輯、視頻和幻燈片,大廣播公司提供圖片、視頻、廣播和播客,主要的電視新聞采編有自己的網站,并且提供文字、圖片和視頻。他們都雇用有多項技能的員工,他也創立可跨平臺展示才能的工作團隊。”波士頓大學新聞系教授Christopher B. Daly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互聯網小伙伴
美國媒體正在各種層面不斷擴大他們的外延。Daly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傳統媒體正在嘗試用一系列的策略來擴大他們與公眾的“接觸”。“從小的方面來說,一些媒體會組織名人講座或討論會,一些會組織旅游,提供公眾與知名記者‘導游’共同旅游的機會。”
而從大的方面來看,與其他公司發展合作關系則成為主流的選擇。《紐約時報》與谷歌的合作,恰好體現的是如今美國傳媒行業盛行的“伙伴關系”。《紐約時報雜志》總編Jake Silverstein曾表示,“虛擬新聞”方案在一開始曾遭到部分員工的反對,但與谷歌的合作,則幫助了該報在虛擬新聞方面的探索。同時,在硬件設備上,《紐約時報》的虛擬現實應用將采用谷歌推出的廉價虛擬現實眼鏡“谷歌紙板”。
對這類現象,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蘇鑰機也曾撰文指出,以前美國傳媒行業強調競爭,大家在爭奪市場受眾,是個“零和游戲”格局。“但現在通過互聯網的帶動,不同公司互相配合,在新環境下發揮互利共贏,打破了很多界限。”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 越來越多的傳統電視媒體和網絡視頻內容提供商將YouTube作為合作伙伴,借助其全球化的傳播平臺及鏡像體系,開設企業頻道,共享廣告收益。
擴大外延的另一個結果是傳媒企業變得“大而全”。蘇鑰機的文章指出:“美國的一些大型傳媒公司,甚至漸漸變身同時成為廣告公司、物流公司、網上公司、軟件公司,他們把新聞、信息、娛樂、服務集于一身,以‘大而全’為王牌,進軍不同行業,挑戰傳統機構,同時又和別人合作互利,變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國是最早將文化娛樂業與制造業、金融業、旅游業、文化地產、新媒體、網絡動漫等相結合形成合力的國家之一,這讓它的科技與文化產業并驅,在世界范圍內形成強大的影響力。
傳媒行業“集團化”,也是“大而全”趨勢的其中一個體現。美國五大傳媒巨頭,時代華納、迪斯尼、德國貝塔斯曼以及默多克新聞集團,控制著這個國家90%的大眾媒體。而在1983年,90%的大眾媒體是由50家公司擁有。
早在2004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Henry Jenkins在其論文The cultural logic of media convergence中就預測了這一趨勢:“美國媒體環境正形成兩個看起來矛盾的趨勢:一方面,新媒體技術令生產和發行的成本下降,傳送形式和渠道被擴大,并且使消費者擁有新的強大方式去儲存、注釋、分配及再傳播媒體內容。另一方面,主流的商業媒體所有權卻正在明顯地集中,為數不多的跨國傳媒集團控制著娛樂行業的方方面面。”
媒體行業集團化,有利有弊。文化壟斷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輿論思想趨向單一。人們擔心,媒體的所有權掌握在少數幾家利潤驅動、廣告支持的壟斷集團手上,公共系統最終被限定在同樣的意識形態之內。但也有觀點認為,憑借傳媒巨頭的雄厚財力,實現全球范圍內跨國經營,能夠壓縮文化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成本。
對目前“多而雜”的中國傳媒企業來說,美國傳媒產業或可帶來啟示。美國加州圣圣荷塞州立大學國際培訓部教授葛濱在提供給時代周報的資料里寫道:“目前中國傳媒企業數量多,資質良莠不齊,管理混亂。借鑒美國集團化發展經驗,中國政府及金融機構應大力支持扶持骨干傳媒企業,加快資產重組,組建以產品為龍頭以及資本為紐帶的傳媒集團。從而逐步實現跨地區、跨部門、跨行政級別、跨所有制,甚至跨股聯合經營,推動龍頭傳媒企業上市,加快中國文化產業市場發展的步伐。”
“美國夢”載體
盡管傳統媒體的地位隨著技術革命一度被認為岌岌可危,但是整個傳媒產業卻在快速發展,媒體融合的勢頭也被看好。如今,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令接近1/5的美國大富豪從大眾媒介分一杯羹。而在1982年,排名前400名的美國富商中,靠大眾傳媒獲取財富的只有9%。
技術推動當然是最重要的原因。“媒體融合的最基本動力來自于技術。電子媒體、數字技術將內容從傳統渠道和物理形式中脫離出來,又令內容通過不同的新渠道傳播出去。技術打破了傳統的市場障礙。因為技術,媒體的成本改變,表現形式和市場結構也都相繼而變。”田納西大學新聞與電子媒體學院教授Benjamin J. Bates等人在論文Driving Under the Influence: The Role of Policy in Media Convergence中寫道。
技術是推動媒體融合的最主要力量,但政治與經濟是根本。“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對外,信息與通信技術產業都是美國過去20多年最活躍、增長最快的經濟板塊。而與此同時,他們還要忍受全球經濟金融化的過程。”《媒體的政治經濟學:全球傳媒產業變革》一書如是論述,“該產業的崛起,是在新自由主義形式的全球化背景下進行的,并得益于在該行業急劇上升的資本投資。此外,政府的政策也促進了新舊媒體的融合,從大體上來說,政府對收購及合并保持寬容的立場。”
相應地,文化傳媒產業反過來也為“美國夢”的輸出作出了巨大貢獻。美國加州圣荷塞(硅谷)州立大學國際學院教授葛濱在給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資料中總結道:“美國文化產業營造出了一種特殊的‘美國形象’。經由好萊塢電影、肥皂劇、新聞、廣告等文化鏡像的折射,在美國本土之外的眼光看來,美國似乎成為了一個象征著自由、平等、民主這種啟蒙理念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