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美麗中國”初次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隨后被納入“十三五”計劃。在我們看來,實現“美麗中國”這一國策將需要一個最基本的前——環境保護建設。眼下,歷經數年的環境保護稅法將重回公眾視野。
政策紅利 《環境保護稅法》近在眉睫
眾所周知,無論是柴靜的《蒼穹之下》、還是騰格里沙漠污染環境案,所揭示的環境問題正困擾著我國經濟發展已久,也影響了大眾的生活。其中,最直觀的莫過于霧霾,保障民生、大眾輿論等種種壓力都在促使我國出臺政策對環境進行保護。
但是,單一的行政手段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目前對環境保護方面的需求,必須轉向多元化的環境治理手段。征稅就是多元化環境治理手段之一,被我國政府納入治理措施實屬應當,所以大家對環保稅法的呼聲越來越高。眼下,自“土十條”發布后,醞釀近十年的環保稅立法也將漸行漸近!
繼國務院法制辦在6月公布了由財政部、稅務總局、環保部聯合起草的《環境保護稅法(征求意見稿)》后,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環境保護稅法(草案)》有望在8月提交全國人大審議,如果進程順利,環保稅法可望年內出臺。
我們認為,因為長期過度追求經濟增長目標,我國高污染、高消耗的發展模式將逐漸被主流發展趨勢淘汰,征收環保稅的需要日益迫切!
而早在“十二五”規劃中,決策層便提出了“完善資源環境稅費制度”。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決定“推動環境保護費改稅”,去年《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則喊出“做好環保稅立法工作”,環保稅立法的步伐越走越快,今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立法將實現。
短期來看,環境稅的實施將使環境監測企業率先受益。從長期來看,環境稅的調節、引導作用,將促進節能減排等環保技術的應用,環保企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這也是對我國數十年成效甚微的環保工作的極大支持。
多措并舉 多領域推進環保建設
一直以來,環保領域都有著很強的政策驅動性,環保行業的高景氣度早就確立。在去年10月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環保部便表示“十三五”期間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
隨著“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的步步推進,我們基于中國城市環境現狀和本屆政府對環保行業的高度重視,認為環保板塊將是未來5年內,成長性最為確定的板塊。
具體來看,“大氣十條”實施兩年以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初見成效。這背后是治污專項資金的支持,治污措施的嚴格落實,治污管理體系的不斷健全。自 “水十條”正式出臺以來,福建、安徽等省市陸續出臺相關地方性政策,這對行業發展來說,無疑是一次長遠發展的契機,而依托于政策推動的污水處理領域也將迎 來新的機遇。
需要重點提及的是,站在“十三五”開局之年,《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已由環保部正式印發,它對于土壤污染治理極具標示意義。將為土壤整治及執法提供強有力的法規依據,對于違法生產導致土壤污染的行為,必須從嚴追責,從嚴問責,將“有法必依、執法必嚴”貫徹到底。
另外,截至5月19日,財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項目申報工作正在準備。生態環保類項目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投資金額在億元以上的項目達到54例。可以預見的是,如此大規模的環保市場投資,不僅給環保市場帶來巨大的機會,更給環保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相信今后在國家政策的規范下,環保蛋糕會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