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復一日,3年磨一劍
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項目的賽場上,需要選手連續4天比拼印刷軟件使用、保養維護等多個模塊14個項目,賽事要求嚴格、標準高,代表著這一行業技術水平的世界“巔峰對決”。比賽中,評委的嚴苛達到極致,例如評委甚至會用手反復搓清潔后的墨刮刀、用白布擦抹清潔后的調色板,一旦有絲毫顏色殘留就會扣分。可是張淑萍卻覺得,這些看似極致的規定、流程、標準,透射著高級技師的職業規范,更是行業的吸引力所在。
最終摘獲的銀牌背后是3年來辛苦付出的汗水,而張淑萍也在2013年上海版專學生王東東首次參加該項目比賽獲得銅牌之后刷新了國人紀錄。3年的學習和訓練,張淑萍大部分時間是在“印刷一線”度過。世界技能大賽的國家實訓基地、上海版專的實訓樓是她度過最多時光的地方,每天上午8時到下午4時半她都泡在這里反復練習墨輥拆裝專色墨調配、膠印排版等技術技能。此外,在學校校企結合的項目中,小張走進真正的包裝印刷公司的生產工廠,換上與員工們一樣的工作服,在車間給機長打下手,在真正的職業體驗里感受印刷工業的流程、管理等細節。
真正的訓練是枯燥、重復的,張淑萍卻在一次次的努力中不斷實現突破。在多項技能中,調墨最考驗人。盡管絕大多數印刷技術可以通過電腦操作,但精準調墨最終還得靠人工配比。為了訓練張淑萍,指導老師李不言把幾千種色卡混在一起隨機抽出一張要小張在半小時內用基本色調出色彩,且色差不能大于3。要知道,色差低于5,人眼就無法辨別了,但是小張在反復的訓練中練得爐火純青。
銀牌的背后是高端人才培養水平的提升
“衡量一個國家某個行業強不強,除了掌握核心技術,還有就是高級技術人才后備隊伍的培養。”賽后,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斌曾感嘆到。隨著印刷技術的發展,工業標準、行業技能水平等方面都在不斷提升,與之相應的課程培養也在不斷革新。
近年來,伴隨著國賽、世賽的常態化,上海版專已經逐步形成了“以賽促建、促教、促學、促練”的人才培育理念,學校利用技能競賽這一形式為載體,將實訓教學與職業技能競賽過程結合,以技能競賽的系統化、國際化的職業技能要求為依據,將技術技能要求分解在實踐性教學過程中,既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又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教學流程與體系。例如,學校將設計、生產、加工等流程整合在一個任務中讓學生發揮,其實在每個細節考驗印前、印刷、印后所有的考核點;在日常培養中要求選手獨立完成設備維護保養、工具歸位、廢物回收分類等操作,這類的小細節卻恰恰讓學生樹立良好的職業素養觀念,這是以往教學中常被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