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由上海市印刷行業協會會長李新立主持。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理事長王巖鑌,上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徐炯,國家新聞出版總局、各省(市)新聞出版局、行業協會等多位領導出席。
圍繞“創新 融合 發展”的主題,本屆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主論壇精彩不斷。下面,就讓我們細數本次主論壇的“五宗最”.
最暖心
根據我們與環保部的溝通,印刷特別是包裝印刷生產是有VOCs排放的問題,但在國家層面,印刷業從未被認定為重污染行業,不是污染大戶。
——王巖鑌
王司長的主旨報告,已經成為每屆中國(上海)國際印刷周最受期待的內容之一。在本屆印刷周上,王司長首先進行了題為《貫徹五大理念 推動轉型升級 穩步提升中國印刷業的供給質量和水平》主旨演講。其中,在談及綠色環保時,她特別提及上月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宣布煉鋼、印刷等項目不再納入市級職業技能大賽一類競賽一事,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這是行業最高主管部門就這一事件發聲,此話一出,點贊者無數。
在主旨演講中,王司長總結了當前中國印刷業發展的四點基本業態,即行業洗牌加劇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創新融合發展的理念正成為行業發展共識、經營成本持續上升倒逼企業技術創新以及全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環保責任和壓力,并進一步提出指導方針,希望大家堅定信心,共同推動印刷業在“十三五”期間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
最振奮
智能化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印刷企業從上到下統一認識,統籌規劃。智能印刷工廠是企業集成創新的根本性變革,考驗的是一把手的決心和信心。
——張培武
本著積極融入“中國制造2025”、推動印刷業從“制造”向“智造”轉變的發展思路,北人集團積極探索“智慧印廠”的實踐路徑。在本屆主論壇上,北人集團董事長張培武以《印刷智能工廠 印刷行業的轉型升級路》為題,分享了北人集團智慧印廠的理念和思路,在他看來,一把手在智能化推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張培武還在現場分享了兩個智能印刷工廠的實施效果案例。其一,一家年產值2億人民幣的深圳包裝企業,經智能化改造后,成本下降35%,人員減少40%,生產能力提升30%;其二,一個速度為7000本/小時的書刊生產車間,原有工人20人,智能化改造后,工人7人,生產效率最低7000本/小時。張培武希望,通過智能印刷工廠的建設,助力中國從印刷大國最終走向印刷強國。
最執著
雖然環保部的印刷環保標準中對生產過程綠色化沒有做出規定(當時是2012年),但我們感到,這是我們企業的社會責任,綠色印刷必須是自覺行動。
——徐毛清
由徐毛清領銜的上海新星印刷器材有限公司在綠色印刷橡皮布領域的努力有目共睹。從2011年起到2015年,整個“十二五”規劃階段,新星公司進行了六項技術改造,工作目標全部指向綠色印刷。即便是在2012年,環保部對生產過程綠色化未有明確要求之時,仍然四處調研,最終設計出一套適合公司生產的有機廢氣回收處理裝置。在主論壇演講環節,徐毛清以《綠色印刷橡皮布創新研發》為題,分享了新星公司踐行綠色印刷的心路歷程,其對技術、對產品、對綠色印刷的專注執著,令人感嘆。
最期待
未來,我們印刷技術可能從根本顛覆信息產業的基礎。
——宋延林
宋延林在題為《納米綠色印刷技術制備光電器材》的演講中,介紹了納米材料和傳統印刷技術結合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與會嘉賓呈現了納米印刷的無限可能。
納米尺度電路、印刷制備納米尺度柔性透明導電薄膜,乃至現在如火如荼的可穿戴電子器件……演講過程中,宋延林廣泛舉例,將與會聽眾帶入美輪美奐的“納米世界”.宋延林說,隨著我們逐步將印刷精度縮小至幾十個納米線寬,未來或許可進一步掌握芯片加工技術。要知道,芯片加工技術從原始的專利來講,除了英特爾和AMD,別人是沒有相關的知識產權的。因為,芯片加工,最核心的就是線寬問題。美好的藍圖已經繪制,這樣的未來,是不是讓人非常憧憬呢?
最明晰
將政策和資源向有能力和有潛力、有競爭力的綠色印刷企業傾斜,鼓勵優勢企業做強做大,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綠色發展正是印刷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陳迎新
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常務副秘書長、《中國印刷》雜志社社長陳迎新發布《從綠色印刷調查看中國印刷業綠色發展趨勢》。中國綠色印刷企業調查工作自2013年開展以來,通過連續3年的調查,對綠色印刷企業的生存現狀、綠色印刷技術的市場需求、綠色原輔材料的應用情況進行了較為客觀的分析。
2014年,全國綠色印刷業務整體表現較為平穩,企業在綠色印刷業務上的贏利能力開始出現改善;與此同時,印刷企業對于印刷生產過程的環保要求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而且對綠色印刷過程的控制也提升到了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