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國人總在懷舊卻不思進取,似乎國外的一切皆準則。可我卻覺得未必,不否認中國有許多陋習,可積淀千年的文化卻不是那么輕易就能被否定的。就好像這些年來有人跟風吐槽中醫一般,可好比針灸好比拔罐,現今科學無法解釋,但它卻真真有用。
當有一天,我們能正視千百年的傳承,摒陋留益,是否就能讓我們的國家更好些呢?而有些東西,懷舊知新,是否也該好好的傳承和保留呢?
地跨長汀、連城、清流、寧化四縣交界處的連城縣四堡鄉,歷史上出現過昌盛的雕版印刷業,值得欣慰的是,它并沒有隨著歷史漸漸的被破壞被遺忘,而是成為了福建首批歷史文化名鄉,并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世界文明的推動起過重大的影響,而印刷術傳播海外,有著客家人不可磨滅的功績。由唐至清,中國印刷術向東傳入朝鮮、日本,向西傳入伊朗、埃及,向南傳入菲律賓、泰國、越南。在客家大本營地區的閩西,明清兩代全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的四堡,正是南傳線上功不可沒的重要據點。
想想書香墨跡,我們翻閱過多少書籍。
在現今有著打印機的時代,印刷術或許已不算什么,可如果曾經沒有出現過印刷術呢?我們現在是不是還拿著龜甲,讀著竹簡,亦或石壁刻畫?
四堡雕版印刷,不僅僅傳承至今,仍有傳承人。而且展覽館留存著古時雕版印刷的書籍,珍貴無比。譬如古時未刪減的黃帝內經。(!@#¥%……&只是將文物標簽貼在古書上,到底是破壞還是保存?是否有更好的方式)
唯獨遺憾,傳承人雖然手藝在,但由于現今社會的印刷已不需要雕版,他迫于生計也只能轉行做了木雕。其實中國很多技藝傳承,都是因此失傳,頗為可惜。是否能結合市場經濟,創造收益,留存保護好這些傳承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到四堡,就不得不提提四堡服飾。它既有壯族服飾的特點,又有清朝服飾的特點。古時,踏遍千山萬水的四堡先民們在把燦爛的古代文化傳播出去的同時,也把當時的文化精粹帶回故鄉。四堡書商遍布江南,尤以廣西最多,也就把壯族婦女服飾的鮮艷、亮麗體現在四堡年輕女性的服飾中,壯族圖騰的怪異圖案體現在孩童衣帽、肚兜的繡圖中。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當時四堡在京供職的官員見宮廷格格們的衣著秀美動人,便將清廷格格裝束、貴婦鞋飾傳回了家鄉。
當然到了四堡,怎能錯過感受雕版印刷。身著四堡服飾的清秀佳人,正演繹著雕版印刷的過程。
印刷,自然先要在墨缸里研墨,然后用刷子沾墨。
雕版上墨,墨不能太干,也不能太濕。將墨用刷子刷在雕版上。
然后用棕刷不輕不重在上面刷一下,以確保墨不多不少。
最后,用宣紙蓋于雕版之上拓印。
雕版印刷的成品就出現了。
當然,雕版印刷的昌盛,與造紙業也是分不開的。
嘉靖年間,連城人就能用萱草與榆樹皮制作宣紙。姑田元甲的蔣氏四祖蔣小林利用當地的自然條件,首先學會蒸煮竹絲,天然漂白和打漿制作宣紙技術。以后又發展到能制作同類的手本紙、玉版紙、加重紙、行重紙和嘉慶奏本紙等。連城宣紙從清嘉慶年間開始出口,以后連城人民利用豐富的竹木資源,不斷改進工藝,建立了姑田、賴源、莒溪等造紙基地。在紙業鼎盛的時期,每年可產紙13萬擔以上。
因此,四堡的雕版印刷也有了最基礎的宣紙提供,才形成了歷史上昌盛的雕版印刷業。
當然,如果你認為四堡僅僅有雕版印刷你就錯了。
雖然龍巖連城各地均有打錫藝人制作錫器,但四堡鄉尤為著名。相傳,該鄉枧頭村明代曾出過一位打錫名匠吳一龍,被皇帝贊為“錫狀元”,至此四堡打錫業大盛,能工巧匠輩出,成為福建有名的錫器之鄉。四堡打錫藝人打造的酒具、茶具、燈具等實用錫器通體锃亮,光采照人,觀賞錫器如白鶴延年、雙龍戲珠、獅子滾球、麒麟獻瑞更令人賞心悅目,愛不釋手。年秋在汀州客家美食節上,出自四堡打錫藝人之手的特大酒壺可裝108公斤酒已申報吉尼斯世界紀錄。
傳統的錫器制作,沒有模具,純靠手藝和感覺敲打。由于工藝的繁雜,有時候一個錫器的制作,需要耗時數天,全憑手藝。
敲打成型后,再將各個部位已現代焊槍焊接。(其實我一直好奇,最早的傳承是如何焊接錫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