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印刷在出版社的應用
在出版物印刷上,根據印刷數量逐漸形成了3個版塊:千冊以上長版采用傳統印刷、幾百冊短版采用高速噴墨印刷、幾十冊及以下采用激光數字印刷。出版社一般會按照3個版塊的概念來選擇對應的印刷服務商。也就是說,有了數字印刷的補充,出版社可以實現按需印刷,不再顧慮起印量問題。數字印刷技術在出版社的應用,在現實層面上更多地體現在它補充了傳統印刷的短板。
1. 解決了傳統印刷千冊起印的問題。出版社難免有一些幾百印數的圖書,其中新版品種主要表現在有一定學術價值但屬于極小眾市場的圖書,其社會效益遠大于經濟效益,如部分基金類圖書、某些專家的學術專著、高端學術論壇文集、各類需出版的技術標準等;重印品種主要表現在補尾數的圖書,如批量教材完工后一兩個預訂漏報的學校訂單、屬極小眾市場但每年仍有少量需求的圖書等。這類圖書以往只能按傳統印刷最低起印量印制,發行后剩余的圖書擱置在書庫,來年能用則用,不能用酌情報廢。數字印刷能夠解決起印量問題,將這類圖書按需求量印制,有效減少了庫存管理壓力。
2. 解決了樣本所見非所得的問題。教材送審需要樣書、批貨來不及印刷但會議急需樣書、先期營銷活動中經銷商需要樣書,樣書的需求都是幾冊或幾十冊,該怎么做?在過去,要么打印后復印;要么讓打樣機多打幾份,然后人工裝訂。數字印刷技術很好地彌補了這一缺陷,讓內容實實在在變成書,解決了形態呈現問題。
高速連線噴墨印刷墨色問題、激光數字打印墨粉吸附力問題都是影響出版社選擇印刷方式的重要因素。如果對印刷質量要求較高,或者封面的表面整飾及其他工藝較多,出版社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傳統印刷。印數少的小眾圖書,出版社會更注重社會效益,成本不是主要因素,與其疙疙瘩瘩節省成本,不如爽爽快快把圖書做得盡善盡美。
對出版社而言,越是小印量圖書,其工藝越復雜、產品越精致,而那些動銷快的大批量圖書,為提高市場周轉率,會盡量縮短生產周期,裝幀設計會朝著簡單、標準化模塊方向做,以提高批量產品產出效率,且能最大限度減少事故風險。數字印刷定位在按需、與小訂單密切相關,與傳統的批量形成互補。若出版社不考慮社會效益,更在意市場經濟效益,出版社又會否考慮追加小訂數?基于此,大多數出版社并不會主動關注數字印刷。
數字印刷在出版領域的盈利模式
數字印刷想在出版物印刷市場上有所作為,單純依靠現有業務的訂單分流無法滿足發展需求。一些瞄準出版物數字印刷市場的供應商從解決出版社庫存、斷版書的特殊需求、短版書的印制成本等角度為切入點,通過提供內容資源整合服務,來實現對出版社與數字印刷匹配的資源再次利用,從而獲取數字印刷訂單。
有的數字印刷服務提供商會提供紙質書數字化服務(老舊文檔的修復轉檔,無檔圖書的掃描存檔)幫助出版社建立圖書電子資源庫;有的建立網絡平臺并與主要圖書網絡銷售平臺建立合作關系,幫助出版社拓展銷售渠道,有的在特定人群提供特定圖書自助銷售設備,幫助出版社實現有針對性的銷售模式。數字印刷成為了其中的必要一環,數字印刷服務提供商也從單純的生產加工者升級為全供應鏈的推動者。
更有走得遠的數字印刷服務提供商,利用政府部門對特定類型外版圖書的自貿區優惠政策,借助其傳統印刷中積累的國外出版商及其內容資源,建立外版圖書“按需訂制+版權引進”的多層次復合型印刷外延服務。外版圖書電子內容在特定平臺展示,并按外貿模式銷售,最終均采用數字印刷的形式印制圖書。
從平臺上獲取訂單,然后按進口產品政策獲得政府認可的審讀、走完審批流程,最后就可以通過數字印刷的方式印刷直接郵寄給讀者。在此基礎上,該書的銷售數據可作為預測該書在國內市場行情的精準信息,反響好的圖書即可與事先談判確定的出版社進行圖書引進貿易活動。作為中間人,不僅可獲得業務介紹費,其長版印制業務自然也不在話下。
數字印刷應用亟待解決的個問題
1. 行政管理制度。在現行行政管理制度下,圖書無法進行內容分割銷售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圖書內容的深度挖掘,將內容限定在電子書和非圖書形式的數據庫中,在源頭上大大縮減了數字印刷出版物的范圍。因此,實現出版物的數字印刷發展有待圖書內容的深度開發,而這需要圖書管理體制的創新。
2. 數字印刷的質量和成本。數字印刷的大印數區間和傳統印刷的小印數區間有重疊區域,一般在600~2000冊之間。在印量重疊區,數字印刷因油墨等原料成本原因,并沒有價格優勢,如果再多幾道封面整飾工藝,價格會超過傳統印刷。
而且高速噴墨連線印刷因其成像原理,文字墨色與傳統膠印相比還有差距,如果印刷效果接近膠印的數字印刷產品,其成本會遠遠高于傳統印刷。而在印數重疊區域的圖書一般對質量要求較高,且比較多地用到封面整飾工藝,出版社綜合考慮成本、質量和交貨周期因素,更多時候會選擇傳統印刷。如果想搶占這塊份額較大的重疊區域,數字印刷需要在技術和成本上實現更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