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白熱化行業競爭和產能的飽和,國內包裝行業逐漸走到洗牌的階段,一些設備落后、管理低劣、資本單薄的廠家將被淘汰。重新洗牌后,如何調整企業的發展方向便成為了高層人士需要考量的首要問題。在此,我們一妨參考一下已經完成洗牌的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紙箱行業現狀,也許能為行業人士提供一些借鑒。
美國
就傳統意義來說,造紙廠也是瓦楞紙板的生產商(綜合性企業)。鑒于其豐富的本土資源,美國主要生產并加工牛皮掛面紙和半化學紙。重型紙板的存在則是出于長途運輸的需要以及對過去條例的遵守,如國內的“鐵路規則41”。由于目前的消費市場提倡對可回收材料的多次使用,并且隨著“鐵路規則41”的多次修改,新材料的選擇革命指日可待。
目前美國的紙板等級正日趨減少,而供貨范圍卻日益擴大,因此對于一個結構合理、管理精益的高產企業來說,這是一個絕佳的發展機會。工廠的產能有望達到700,000平米/人/年,甚至所有的的瓦楞紙板加工都能在在廠內完成。
日本
“即時”為日本典型的企業經營理念,體現在紙張和瓦楞紙板工業的生產和配送上。與其他國家不同,日本紙箱廠的客戶會對紙箱質量提出詳細要求,這其中包括對紙張生產商提供的紙張幅寬的要求,因此,瓦線要加工大量不同幅寬的紙張。
相對于瓦線的優化排程來說,更為麻煩的在于客戶明確規定了每個訂單的紙箱數量,并且拒收多余的紙箱。這就是日本工廠在瓦線上只使用一個橫切站點的根本原因。客戶的需求決定了瓦線的加工幅寬更窄,也使得紙板產量較低。而且,客戶也只接受合理的價格。
盡管客戶對于紙張等級和送貨數量有著苛刻的要求,日本企業仍能通過精益管理和精益生產達到較高的生產率(高于700,000平米/人/年),僅60%的紙板為廠內加工。在這方面,日本企業不失為一個楷模。
及時送貨的弊端在于每天使用的卡車數量劇增,這使得日本工廠使用的卡車數量高達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工廠所用卡車量的2~3倍。由于全球交通問題日益嚴重,必須謹慎考慮及時送貨所帶來的影響。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只有兩家大型紙張和瓦楞紙板集團。因此,工廠可以根據其地址選擇使用不同的生產線以滿足客戶的需要。
由于澳大利亞的客戶對紙板的等級和送貨數量并不像日本的用戶那樣嚴格,因此當地的工廠可以使用幅寬為2.8米的瓦線,并為瓦線配備三個橫切站點和三個堆碼站點,在制定生產計劃的時候也考慮到自己的加工設備。
因此,盡管廠內僅加工75%的紙板,但是接受調查的澳大利亞工廠生產率仍雄居世界第一,高達1000,000平米/人/年。
德國
德國以前擁有很多獨立的紙箱生產企業,經過兼并,如今僅現存22家大型綜合集團。德國的瓦楞紙板通常由75%再生紙和25%原生纖維制成。德國市場擁有的紙板等級最多(>1,000種),這緣于其早前的數量眾多的紙箱廠以及再生紙的廣泛使用。歐洲其他高度工業化國家的情況也是如此。
德國工廠供應大量的紙板等級(>100~150),因此也就無法實行統一有效的精益生產原則;因而對于生產區和管理區的員工要求也就異常之高。
以上情況,再加上大多數高產值的工廠廠內加工90%的紙板,導致了德國的紙板生產率(約300,000平米/人/年)僅為其他國家同類工廠的1/3。
市面上80%的紙板由58家紙箱廠組成的22家綜合性集團生產,有些工廠可以大量生產類別較為集中的紙板。這樣,綜合性集團才可以從精益管理中獲益。
【免責聲明】
1、紙引未來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平臺網站立場無關。
2、紙引未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
3、如有侵權請直接與作者聯系或書面發函至本公司轉達,及時給予刪除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