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三農產業發展研究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的專家匯聚石城,圍繞新疆國力源公司“生物氧化法—制漿造紙技術”項目展開交流和推介。
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圍繞國力源項目的產生、意義、發展前景和技術的深入開發以及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秸稈原料的收、儲、運等各方面情況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會人員對于這一清潔制漿項目有了更加全面、立體的認識。
中國三農產業發展研究院院長朱瑀在題為《深化秸稈綜合利用,找回農業的另一半》的發言中說,近年來,土地資源和環境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農作物 秸稈的綜合利用,已成為農業、環保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一道必答題。國力源公司站在產業高端,運用科技手段,經過六年不懈的攻關研發,終于找到秸稈綜合利用 高附加值、零污染的突破點。
據了解,我國每年的農作物秸稈和其它農業棄物有10億噸,綜合利用率不到10%。2015年11月,我國農業部、環保委、財政部聯合下發了關于秸稈 綜合利用的文件,明確了秸稈綜合利用及產業化方面的支持政策,鼓勵科技創新,樹立秸稈就是農作物果實的一部分、秸稈就是農產品是生物質資源的概念,加速秸 稈綜合利用的科技成果轉化,建立行業標準,搭建融資創新平臺,引入社會資本注入,從而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的貨幣化,增加農民收入,優化農村環境。
中國農業大學翟留栓教授著重闡述了國力源項目的優勢、運營方式及發展路徑等。他說,國力源項目不僅僅是一項造紙項目,更是一個生物質資源利用項目,是高科技項目,是涉農項目、循環經濟項目,更是一個引領更多的造紙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平臺服務項目。
自治區輕工行業辦副主任詹寒戈在發言中說,棉花秸稈是可以再生的重要資源,綜合利用的潛力和空間非常大,從纖維原料到精細化工產品,可以開發的產品 非常多。他說,長期以來,自治區輕工行業辦高度關注和支持棉花秸稈綜合利用,2011年起草了大力推進棉稈制漿造紙示范工程的文件,鼓勵推進試點示范。
詹寒戈說,新疆每年產生千萬噸的棉花秸稈資源,經測算,新疆棉稈資源如果得到85%以上的利用,將形成300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可以提供七八百萬噸的造紙原料,增加農民收入30億元以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投入2億元、成為國力源股東的香港環球戰略集團董事會執行主席翁凜磊表示,以后會把這個行業作為環球集團發展的戰略重點,和國力源團隊一起深入研發,使國力源始終走在秸稈綜合利用的最前沿。
據了解,今年8月29日國家推出了對污染增收稅賦的舉措,表明國家對創建“美麗中國”的重視。對此,新疆國力源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延兵和執行總裁 余發強表示,國力源將秉持簡約創新與顛覆傳統的理念,在秸稈領域不斷研發優質的紙質產品和改造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新技術,最終走“科技+金融+實 業+農業”的路子,引領傳統造紙行業走綠色環保之路。余發強表示,國力源下一步將計劃建設秸稈期貨金融物流產業交易園。
新疆國力源“生物氧化法”綠色創新制漿造紙項目推介會由中共中央黨校三農問題研究中心、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三農產業發展研究院主辦。兵 團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黃斌,師市黨委常委、八師副師長張廣新,兵團殘疾人聯合會,新疆自治區輕工行業辦,自治區農產品加工局以及師市科技局、師市工商 聯、石河子高新區、147團等部門、單位的領導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