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宣部、財政部等11部委聯合下發《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并召開全國實體書店發展推進會。8月,為推進實體書店扶持政策落地,中國實體書店創新發展年會(簡稱“發展年會”)在滬舉辦。各實體書店盼望的政策利好大背景終于來臨,但自此實體書店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
各大書展、讀書節的紛紛落幕,“全民閱讀”熱潮不斷高漲,實體書店作為承載和全面推進“全民閱讀”的載體,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行司司長王巖鑌在今年8月的發展年會上表示:“實體書店是重要的文化設施和文明載體,是傳播黨的聲音和先進文化的重要陣地,是人民群眾的精神家園。其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必須占有一席之地。” 但受數字出版浪潮的沖擊、讀者閱讀習慣的改變和廣大書店惡性競爭等影響,實體書店曾一度出現了倒閉潮和連續的負增長現象。
為扶持實體書店的發展,今年6月,11部委聯合下發《指導意見》,8月,為政策落地開展了發展年會。在政策利好的情況下,實體書店的春天似乎要來到了。但有了政策,實體書店真的就安全了嗎?
政策出臺,對實體書店有哪些影響?
首先,政策扶持會為實體書店帶來堅實的發展信心。在網上書店、數字閱讀的沖擊下,眾多實體書店紛紛關店倒閉,實體書店的未來似乎被蒙上了一層“寒冬”的陰影。房租、水電費、員工工資、稅收,這些都要從微薄的營業額中扣除,入不敷出的情況下讓實體書店何談對未來的發展信心?而政策扶持的上臺猶如一縷陽光,穿透實體書店發展的“陰霾”,點燃了各實體書店對未來發展的信心之火。
此外,政策直接影響實體書店的“錢袋子”。發展年會上,王巖鑌提出了國家政策對實體書店的四大支持: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延續稅收優惠政策、引導支持書店場地等方面以及幫助解決圖書市場價格問題。具體幫扶涉及“擴大實體書店獎勵政策到全國31個省區市;將新華書店農村發行網點建設項目納入財政補助范圍;2017年底之前免征增值稅;在城鎮新建社區中預留實體書店經營場所;鼓勵房地產企業、綜合性商業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為實體書店提供場地和租金優惠;鼓勵在學校及周邊建設書店等。”
有了政策,實體書店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直利用財政補充實體書店虧空,而實體書店卻無法實現自身的盈利,其地位不管有多重要,這個“無底洞”都是無法被填滿的。即使租金減免、稅收減免,但員工工資的成本支出仍然高居不下,運維成本是無論如何都會存在的。
無疑,對于讀者來說網上購書的優惠是更加直接的,其品類豐富、價格便宜,既節省時間又免去了麻煩,何必要花更多的錢去實體書店選購?
數字閱讀的趨勢越來越廣泛,一本紙質書定價基本與3-4本電子書的價格相同,還不算遇到電子書打折等優惠情況。讀者的閱讀習慣也已改變,很多人厭倦了實體書的高昂價格和攜帶不便,享受著電子閱讀帶來的便利。
歸根結底,這些問題都是實體書店發展中的勁敵,政策扶持再多也難改實體書店盈虧的事實。所以對于實體書店來說,轉型和創新發展顯得空前重要。
實體書店自身要如何實現創新發展?
實體書店要想擺脫難以盈利的狀態,需要先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改變:
第一,充分利用互聯網優勢,推進線上線下的互通有無。開通支付寶、微信支付通道;打造線上書店、移動端;總結分享線下活動內容,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社交平臺進行宣傳;實現線上交易、線下體驗消費的商務新模式等等。順應互聯網帶來的便捷,在方便讀者的同時也會帶來營業額的增加。
第二,重視用戶體驗,打造書店復合業態。如何吸引顧客進店并增加停留時間,對于實體書店來說絕對是首屈一指的頭號大難題。文創產品、圖書銷售、親子閱讀、咖啡休閑、文化交流……這些都是實體書店豐富自己業務范圍的步驟,利用這些多元形式來實現自身的復合式、差異化經營,可以改變傳統單一的產品經營、賣場經營的模式,打造新式讀享空間品牌。讀者走進書店不僅可以坐下來讀幾本好書,同時還可以和朋友喝下午茶、聽講座、買別致新穎的文創產品。
第三,與資本融合,選址向賣場、商場等集中。實體書店復合業態發展勢必會吸引更多年輕人的目光,而與賣場、商場合作則有利于共贏。人流量大的地方往往會帶來較高的收益,而選址也是實體書店發展生死攸關的一個要素。
此外,行業目前有很多優秀范例,可供各實體書店借鑒學習。就上海民營書店而言,MUJI BOOKS是將無印良品一貫的生活方式類商品布局貫穿始終;大隱書局大打傳統文化、讀書會和公益活動的王牌;西西弗書店甚至開起了音樂分享會……實體書店各自的獨立優勢,讓每一家書店都別具一格、無法替代。
今年8月18日,上海最美書店鐘書閣在靜安芮歐百貨又開出了一家分店。鐘書閣在裝修設計方面非常考究,華麗的外表在一定程度上為吸引讀者做出了很大的貢獻。鐘書閣推行裝修最美、環境最美、服務最美的大美模式,特點鮮明,做出了與其他書店的差異性。
而始于蘇州的全國連鎖民營書店——貓的天空之城(下稱“貓空”),通過其推行“概念書店”,利用文創產品,打造“寄給未來”的明信片等創意服務去吸引客人進店,從而創造新的營收。目前在沒有國家政策扶持的情況下,也已實現盈利。
北京的單向街書店則是以舉辦的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吸引讀者,此外其文創產品、甜品飲料、精美圖書等每一項業務都為單向空間為讀者營造舒服的閱讀體驗增色不少。日前,愛琴海單向街書店甚至還開發了外賣業務,入駐外賣平臺出售甜品飲料等。各家實體書店紛紛另辟蹊徑,挖掘著適合自己的發展特色,打造自身的差異化。
新華書店作為老牌書店
應如何煥發新的生命力?
作為老品牌的新華書店,同樣面臨著實體書店的各類難題。一方面要保持新華書店品牌的影響力,另一方面還要煥發新活力,利好政策為新華書店的轉型同時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當下,新華書店的發展需要繼續延續“五大發展理念”:堅持創新發展、強化協調發展、促進綠色發展、注重開放發展和保障共享發展。王巖鑌在發展年會上強調,新華書店首先要學習民營書店,推動經營和業態的創新,結合政策、市場和讀者的需求,實現新發展。
其次,要兼顧城市書店和農村發行網點的建設,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堅持社會效益。第三,新華書店還要推行標準化和信息化,減少成本和能耗,提高物流配送效率。最后,新華書店還需要實現國內跨區域經營和國外積極“走出去”雙管齊下的發展目標,堅持書店的社會效益和積極引導作用,參與推進公共文化服務。
發展年會上,黑龍江省圖書音像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張聲辰介紹了果戈里書店經濟效益的發展經驗,“今年上半年果戈里書店銷售碼洋同期增長為100.88%,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了雙豐收。通過增設公共閱讀空間和文化休閑場所,提供免費Wi-Fi和茶歇服務,打造了讀者計劃等品牌活動,不斷吸引讀者回歸書店,提升了讀者黏著力。”同時黑龍江新華書店自2008年起擔任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的圖書推動工作,五年共為2000家農家書屋配送近2億元的圖書,既實現了經濟效益又完成了社會效益。
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鄧小林也在發展年會上介紹,“目前要將博庫網建設成為一個紙質書銷售和電子書運營相結合、出版物和文化綜合產品相互補充、電子商務銷售和電子商務功能運營服務為一體的開放式電子商務運營平臺,打造線上線下溝通新模式。同時創新深化小連鎖城鄉基層網站發展,并推進小連鎖走進校園。截止去年年底小連鎖店共405家,營業面積4.16萬平方米,從業人員有800多人,年銷售達到1.05億。”
可見,無論是老牌的新華書店還是新生代的民營書店,政策的補貼扶持也只能是緩兵之計,無法徹底從根本上解決實體書店在網上書店、數字閱讀等沖擊下造成的盈利的問題。實體書店的創新發展之路任重道遠。政策是一劑強心針,在新環境、新形勢下完成新任務,還需要各實體書店自己努力去創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