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13827.77億元,比上年增長8.1%;利潤總額6611.86億元,比上年增長12.4%。
一、分經濟類型看,民營企業利潤保持較快增長。 2014年,廣東規模以上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1093.26億元,增長2.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2995.94億元,增長8.2%;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3325.75億元,增長15.6%;民營企業實現利潤3029.92億元,增長20.2%。
二、分行業看,大部分行業利潤實現增長。 2014年,在40個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其中,實現利潤總量排在前五位的行業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利潤1242.81億元,增長18.8%;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721.19億元,增長24.2%;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511.89億元,增長11.7%;汽車制造業468.27億元,增長10.3%;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361.8億元,下降4.9%。上述五大行業利潤3305.96億元,占全部利潤的50.0%。
三、分區域看,東西北地區利潤增長均快于珠三角。 2014年,珠三角實現利潤5319.84億元,增長11.4%;東翼實現利潤568.59億元,增長23.2%;西翼實現利潤413.13億元,增長11.8%;山區實現利潤310.29億元,增長13.3%。
分市看,21個地級市中,除韶關市、汕尾市和河源市利潤下降外,其他18個市利潤實現不同程度增長,其中增長15%以上的市有清遠市、揭陽市、茂名市、云浮市、潮州市、汕頭市、珠海市、深圳市和佛山市。
四、企業虧損面下降,但虧損額上升。2014年廣東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5626家,虧損面14.1%,企業虧損面呈逐月下降態勢,但虧損額逐步上升。企業虧損額449.79億元,增長15.9%,增幅比上年提高34.4個百分點。在虧損企業中,有61家企業虧損額超1億元以上,其中超過10億元的有3家,在5-9億元的有3家,在1-5億元的有55家,61家企業虧損額占全省虧損額的37.1%。
五、工業產成品庫存加大。12月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賬款15118.83億元,增長10.0%;產成品存貨4348.78億元,比上年增長20.8%,提高16.2個百分點,高出全國平均水平8.2個百分點。
2014年,盡管廣東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實現兩位數增長,比全國平均增速高出9.1個百分點,居沿海(粵蘇浙滬魯)五省市增速第二位,僅比江蘇低0.4個百分點,但由于受整體經濟運行下行壓力,部分行業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經營成本上升、市場需求降低、產品價格下降,上年對比基數較高等諸多因素影響,全年利潤增速比上年大幅回落10.6個百分點,與此同時,企業還面臨產成品存貨、虧損企業虧損額偏大等問題,需引起關注。
附注:
1.指標解釋
利潤總額: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收入扣除各種耗費后的盈余,反映企業在報告期內實現的盈虧總額。
主營活動利潤=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主營業務收入:指企業經營主要業務所取得的收入總額。
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以利潤總額計算的利潤率=利潤總額/主營業務收入×100%
以主營活動利潤計算的利潤率=主營活動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2.統計范圍
從2011年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起點標準由原來的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提高到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
3.數據收集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財務狀況報表按月進行全面調查(1月份數據免報)。
4.行業分類標準
從2012年起,國家統計局執行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1),工業大類行業由原來的39個調整為41個。
來源:廣東省統計局工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