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漿浸泡1個月,撈起竹片,改用凈水泡。再經過3個多月,竹片已浸腌靡透,將浸腌透的竹片放入大桶中,搗成竹漿。
抄紙將竹漿用力攪勻后,雙手端著篾簾在漿水里有節奏地推撈,然后撈起篾簾,順手反轉,一張濕漉漉的紙就成型了。
烤紙將已壓干水的紙小心地用竹夾掀起一角,然后用毛刷托住糊貼在焙籠的光面,再來回熨平。
羊年拾“遺”
1800多年前,發明家蔡倫制成“蔡侯紙”,造就了中華民族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之一。如今,在現代造紙術已廣泛應用的今天,在韶關市始興縣極少數的幾個小山村里,仍保存著“既古又土”的古代皇家造紙法,其所采用的原料、工具、工藝流程都幾乎與1800年前的一般無二,被譽為造紙業的“活化石”。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種造紙法承襲的幾乎完全是蔡倫的造紙技藝,而當年蔡倫造的紙多用于皇家,所以這種方法又被稱為皇家造紙法。上世紀80年代初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后,山里人有了自家的毛竹林,土紙生產也迎來歷史上的輝煌時期,僅嶺頭村便有紙廠50多家。那時每逢墟日,一大早,在嶺頭與文路兩村會合的道路上,可看到浩浩蕩蕩擔著土紙出來賣的“大部隊”。可惜如今盛況不復,冷清的村落里,只有幾個角落還傳出寂寞的“嘩嘩”抄紙聲。
年過七旬的村民李君漢自幼便跟著父母學造紙,在他的記憶中,制造土紙曾是彭洞村民維持生活的主要依靠,每逢春秋兩季造紙的黃金季節,全村男女老少都待在紙廠里造紙。那時,每次父母與其他村民一道用扁擔挑著土紙下山去賣,傍晚時分,李君漢就跟其他孩子們守在村口等著父母歸來,父母們不僅會從山下挑回大米油鹽,有時還會帶回一些麥芽糖。
土紙雖“土”,但因其純自然生產無污染,一直是農村生活用紙、甚至醫院嬰兒出生用紙的首選,可以說,當地村民千百年來都是裹著土紙出世的。這種土紙還具有墨水寫字不褪色的獨特效果,當地人100多年前寫下的地契今天看來仍濃黑如初。有煙民用它來包裹煙絲,抽煙時會有滿嘴竹筍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