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經濟巨人的蘇醒,造紙行業也得到了跨越式的發展,造紙總產量和紙張使用量在世界的排名也逐漸靠前,最終也像我國大多數消費品一樣排在了世界第一。
在我們還在憧憬著向發達國家的年人均消耗百公斤紙張的目標努力沖擊時,卻迎面遇見撲面而來的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帶來嶄新的生活和消費模式,于是造紙行業也不可避免的遇到了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
翻開造紙雜志、參加高峰論壇、走訪各種紙企,看到、聽到最多的就是轉型、就是產量飽和、負增長,就是要進行行業的不斷創新,但是能真正提出解決辦法的好建議并不多,問題都能看出來,但如何解決還真的需要認真思考。
造紙行業過去屬于輕工業,說起來一點不輕,具有比單臺整體造紙機更龐大的機械設備的行業可能并不多,當然我們說它不輕,并不僅僅是從設備重量來講,而是分析它的生產模式。
要說清這個問題還要從造紙行業的特點談起,所有學過造紙的人都了解,剛進入大學講到專業課時,都被告知造紙有這么幾個特點:即對原料依賴性強;投資大、資本回收期長;資產重,對人員素質要求高,說實話當時對這些特點的理解并不深。
而現在從造紙行業的這些特點來看,恰恰就是造紙發展到今天面臨的問題,它應該是一個重資產行業。從就一個企業或一項投資而言,我們平時耳熟能詳的廠房、設備、原材料等,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資金,它屬于重資產。
這樣的企業一旦達到產能限制,而市場需求仍然增長,如果要想獲得更高利潤,則必須投資新的產能,這需要消耗大量的資金和時間,如果投產過慢,則可能喪失獲利機會。因為那個時候市場需求可能早發生了變化,并且一旦需求轉向,重資產的公司不僅盈利增長乏力,而且計提這些新設備和廠房造成大量的折舊反而降低了利潤。可以說上馬了造紙企業的投資人會多少有點“騎虎難下”的味道,特別是在今天市場瞬息萬變的情形下。
很多人把今天制造業(包括造紙)發展面臨的困難歸因于2008年國家4萬億投資,起碼對于造紙行業這多少有些牽強,當然,企業當時從銀行貸款相對容易,但4萬億的大部分還是投向了一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因此,今天造紙行業某些紙種的產能過剩是否因歸于互聯網經濟沖擊下帶來的消費行為的變化和傳統制造業未能及時進行調整去適應這種變化引發的矛盾。
舉個例子,過去北京地鐵站到處是買報刊、雜志的小攤,地鐵內乘客不是看報紙就是讀雜志,而今天這個現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人們看的是微信,看的是微博,看到是連續劇。
人們過去所以訂報紙、買雜志是出于對信息的需求和渴望,而今天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出現,打破了這種信息不對稱,并且互聯網見諸公眾的速度遠遠快于紙質媒體。
當然,造紙行業也不是完全就會消失或者一直不景氣下去,只是造紙行業需要盡快適應這種互聯網帶來的變革和人們消費習慣的轉變,同時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會使一些紙張新品種不斷涌現,或者過去市場沒有培育起來的紙種也會重現展現無限生機。
這里舉幾個例子:
1.高真空低溫絕熱紙,可能不算是個新紙種,近幾年由于國家對新能源需求不斷增加,LNG(液化天然氣)的使用大大增加,也促使這種紙得到迅速發展;
2.汽車行業這幾年迅猛發展,過去老百姓可望不可及的轎車已經成了尋常百姓家的代步工具以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汽車過濾紙用量不斷上漲;
3.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晶電視和手機觸摸屏的大量使用,催生出LED膈膜紙的用量大幅上升,并且對隔膜紙的質量會有更高要求。
當然,今后紙張和紙種的發展將會有它自己的特點,即種類不斷增多,而用量不會像文化用紙那么大。
此外,紙張市場的培育與老百姓的收入有極大關系,例如LWC紙,當一本雜志價格可賣到10元時,如過去的《大眾電影》、《南風窗》等,其用量將會增加,如果像《讀者》每本售價為4元,可能還會用膠版紙。
下邊對未來造紙可能的一些趨勢做簡單判斷:
1我們經常會講“現金為王”,未來造紙的發展還應該是“原料為王”,那些具有持續原料來源的企業將會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優勢
2受互聯網沖擊較大的一些紙種,如文化用紙,特別是新聞紙將會受到極大影響
3可以預見,生產產量幾十萬噸的大型紙機會大大減少,代之以轉產靈活的中小紙機(如安德里茲的M紙機),當然這些中小紙機同樣具有先進控制水平
4紙張新品種會大大增加,但產量不會很大,企業生產什么紙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這是因為過去根據市場預測,用庫存占領市場的企業推動式生產今天已經被市場為主導的拉動式生產所取代,產品出現不斷細化,客戶精準定位趨勢
5所有與人們生活水平以及未來不斷涌現的商業模式和消費模式相關的紙種都會有較好的發展(如包裝用紙種、生活用紙),但是競爭會很激烈
6對于企業自身,要求不斷練好內功,做好自己擅長的紙種,而不是今天看市場這個產品好賣去生產這個,明天看那個好賣又去生產那個。這有些像數學上的排隊原理,你看好的紙種,別人也同時也會看上,大家都在尋求盈利空間大的產品
7一些新的互聯網的生產、營銷模式將會在造紙行業不斷出現。
另外,還需要提及的是我們在做紙張人均消費統計時,總是拿總產量除以我們總的人口,仔細想想這似乎有些不科學。
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人們生活水平和文化消費需求差別極大,也就是我們發展的要遠遠落后,而又同時面對互聯網的沖擊,因此,我們造紙發展的空間并不是從數據推斷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