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中,公司擬以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現金的方式,收購國際紙業(international paper)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地區的紙箱包裝業務,擬收購資產的主營業務為紙包裝制品生產、銷售,主營產品為瓦楞紙板、瓦楞紙箱、紙托盤、緩沖制品、展示架等。公司籌劃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現金進行收購事宜,主要是出于長期戰略發展考慮,為進一步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停牌期間,公司與各中介機構、標的公司就非公開發行股票涉及的相關事項進行了多次溝通,經多方反復論證,認為標的資產實體數量較多,難以在停牌期間內完成全部審計、評估工作。經慎重考慮,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
2015年10月9日,國際紙業發布公告,正在為其位于中國和東南亞的瓦楞紙箱業務尋求戰略合作,并已與一家位于中國的潛在買家簽訂了不具約束性的意向書,之后市場便有了合興包裝擬收購國際紙業資產的傳聞,鑒于2015年8月開始,合興包裝的股票就因重大資產收購事宜停盤,讓這一傳聞更顯可靠。
實際上,此次合興包裝未能完成收購,除公告的原因外,更實際的原因還在于中國股市的拖累。以合興包裝為例,其股價從2015年6月15日頂峰41.09元,跌到了停盤前2015年8月3日的18.31元,一個半月的時間,股價和市值遭腰斬。而之后,中國股市并沒有明顯的反彈跡象,直到最近,滬深股市再次大跌。在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新上市企業還是謀劃公開或非公開發行股票的企業,股價一定是被低估的。合興包裝拿出同樣的股份,但是能在市場中融到的錢卻是大大減少了,對企業來說這樣的買賣自然不會去做。
至于合興包裝設立產業投資并購基金繼續推進并購的方式,無非就是換了一個融資的市場,但是這樣的方式要比發行股票更慢,對投資者的風險更高,什么時候能籌到買資產的錢還不好說。
那么急于出手的國際紙業還等得及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