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科學家中的佼佼者,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綠色印刷重點實驗室主任,2006年獲得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他也是科技創業者中的“領頭羊”,其2009年帶頭成立的中科納新印刷技術有限公司,已經步入成長的“快車道”。他將納米科技的最新成果與傳統的印刷制版技術相結合,在綠色印刷制版領域,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天地。
從科學家到創業者
1969年3月,宋延林出生于中原大地。1989年,他畢業于鄭州大學;1996年獲得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1996~1998年在清華大學化學系做博士后。此后,他一直在中科院化學所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宋延林在其從事的信息功能材料、光子晶體制備與應用、綠色打印印刷材料與技術研究等領域,近年來先后發表SCI收錄論文120余篇,被他人引用200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獲2008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二)和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排名第三),曾經獲第十一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中科院優秀研究生指導教師獎等。
為什么選擇綠色制版技術?為什么選擇創業?在宋延林看來,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十余年前,國內市場上的打印墨盒幾乎是清一色的國外品牌,價格很貴。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863”計劃支持了宋延林等人,試圖自主開發出有國際水平的打印墨水和墨盒。
最終,宋延林成功了。他開發的產品,其價格幾乎只有國外品牌的十分之一。因為在打印耗材研發方面的貢獻,宋延林當選為中國計算機耗材行業協會副會長。
項目結題,完成任務的宋延林本可以繼續申請下一個課題,但隨著他對傳統印刷行業的了解,他意識到,這其實是一個環境污染較為嚴重且核心技術被國外所壟斷的行業。
自己能不能做點什么?宋延林由此想到,是否可以利用納米技術和傳統的印刷技術相結合,對它進行改造升級。
宋延林的團隊曾經向他提出質疑:如果他的思路可以,為什么國外的大公司不做?
宋延林認為,就像數碼照相技術,最早是柯達公司研發出來的,但由于與其核心感光材料產業沖突,柯達最終并沒有在數碼照相領域引領產業。印刷行業也是如此,柯達、富士、愛克發等國際巨頭都是靠感光材料起家,面對非感光的新技術就很難取舍,“而這正是我們的機會”。
經過艱苦摸索和不斷創新,宋延林等人最終順利研制出納米材料綠色制版的第一臺樣機。
2009年11月,中科納新注冊成立。這一年,宋延林進入不惑之年。從一名從事科研多年的“老將”搖身一變成為創業領域的“新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