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投資3.4億元引進高端包裝紙生產線
華泰集團造紙生產車間內,成排的紙卷正在生產線上排著隊,一旁的產品打包區內,2臺巨大的包裝機器人正揮舞著機器手臂,將一個個重達1噸的紙卷打包、入庫。在產品展示臺前,小米手機的包裝盒、EMS經典的藍色快遞信封也在展覽之列。華泰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局書記李建華告訴記者,這些產品使用的包裝紙都是“華泰造”。
面對電子媒體對紙媒的沖擊,造紙企業僅依靠新聞紙等單一產品勢必難以生存,堆積如山的廢紙,能不能轉化為高檔印刷品和精美包裝?帶著這樣的想法,華泰大膽引進先進設備豐富產品品種,眼前看到的這些精美包裝紙,就是集團投資3.4億元引進高端包裝紙生產線生產出的杰作。
積極淘汰落后紙機,布局新型產品線
華泰集團是全球最大的新聞紙生產基地,新聞紙年產能達200萬噸,曾有數據統計全國三分之一的新聞紙都來自華泰。然而在新媒體快速發展,紙媒的新聞紙用量逐年遞減的情況下,扔掉落后產能的包袱、開辟新市場成為事關企業存亡的必然選擇。“去產能”不能光靠硬碰硬的削減,而是要做好有“加”有“減”的運算,李建華說,華泰一方面大刀闊斧淘汰落后產能,先后淘汰了價值20多億元耗能耗水高的3條草漿生產線、8條落后紙機生產線和9臺熱電機組;另一方面增上先進設備,公司投資200多億元引進9條國際最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根據市場需求創新研發了填充紙、試卷紙、日歷紙、輕型紙、靜電紙、瓦楞紙等多種新型產品,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豐富性以及市場競爭力。
小小一張包裝紙,正是華泰集團主動調解產品結構、化解過剩產能、尋求多元化轉型的縮影。華泰從去年開始全面打造智能制造生產線;今年年初,改造升級后的10號機項目也已經投產,能滿足多種大眾化紙品和部分緊俏紙品的生產需求,預計年可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稅1.35億元。通過一“加”一“減”去產能,華泰趟出一條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路子,也成為東營市乃至整個行業內部的典范。
【中紙每日觀察】新聞紙作為華泰集團主業,2014年上半年供貨量大幅下降,價格也持續下滑,出現全面虧損,給公司帶來極大壓力。對此,華泰審時度勢,在一個紙機上開發出多個品種,開創“新聞紙+”模式。積極采取措施,加快“轉調創”,調整原料結構,開發新產品,大力壓縮新聞紙產能,在完成總部9#機、10#機技改的基礎上,著手對總部11#機、廣東華泰、河北華泰新聞紙機進行技術改造,向高檔文化紙、包裝紙轉型;同時,向造紙下游精美印刷轉型,發展文化產業;另外大力發展化工產業,拉長產業鏈,適度推進機械加工、新能源、生物制藥及文化、物流產業發展,實現集團公司的多元化、可持續發展。 (評論為中國紙業網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