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歷史典籍,可又找不到相應的用紙,如何“修舊如舊”這一難題困擾著包括國家圖書館在內的國內眾多圖書館和博物館。直到他們遇到袁恒通———一位奉化山里的造紙人。“博物館的專家說,我造出來的紙,可以保存一千年。”老袁的眼里閃爍著頗為自豪的光。
袁恒通是奉化棠云村人,也是寧波唯一的手工紙生產者。他研制出的苦竹紙在國內很少見,具有苦澀味道,能防蟲,既可用來修復古籍又適合畫畫。“我的紙100張才8兩重,薄又韌,寫字舒服。”
老袁造紙的秘訣主要在配方上,除上好的苦竹、桑樹皮、棉麻等必不可少的原料外,還要有野生獼猴桃藤、冷飯包藤、豆腐渣樹葉等輔料,這些配方全是他自己摸索出來的。專家賦予老袁造的紙一個新稱謂———棠云紙,訂單也隨之而來,現在平均每天能抄700張。
袁家作坊分成三個區域,右側房間用來打紙漿,左側是帶火墻的烘紙房,院落外側則是抄紙棚。從一棵竹子到一張棠云紙,需要經歷72道工序:原料堆漚,裝進粗布袋擠干,再搗踏、漂白、打漿、過濾、抄紙、壓榨、曬紙……這個過程通常需4個月時間。
在外人眼里,抄紙是紙漿轉化為紙張最為神奇的一個步驟。一撩、一提、一掀,紙便如魔術般顯現出來。這些紙,還需被榨干、烘烤,才能走進博物館古籍修復處。一天工作12小時,最多能抄1000張紙,這是一項純粹的體力勞動。“抄時要掌握輕重,力度適中,厚薄均勻。抄多了紙就厚了,抄少了紙就薄了。”厚薄全掌握在雙手中,對于79歲的老袁來說,這樣的強度已經有些力不從心了。幸好,在袁恒通的造紙事業陷入即將斷代的窘境時,女兒、女婿接過了他的夢想。
從17歲至今,老袁從未離開造紙。如今,他的紙走進國家圖書館,與中國的歷史緊密連在一起,想到自己做的“苦竹紙”被認可,為保護傳統文化作了貢獻,老袁露出了寬慰的笑容。
造古紙,已經成為瀕臨滅絕的老手藝。袁家小小的造紙作坊,吸引了各路專家,其中包括南京博物院副院長、全國紙質類文物保護專家奚三彩、南京圖書館副館長宮愛東、美國普利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館刊主編羅南熙。他們都對棠云紙給予了充分肯定和評價。老袁至今清楚記得羅南熙參觀后的感慨:“這里工藝非常傳統,用植物原料生產,這么古樸的方式很難見到了,我看完簡直不想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