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的國際出版業從整體上看,呈現出了數字出版銷售比重回落,傳統出版銷售比重上升的現象。歐美國家數字出版前兩年的高增長態勢出現了新的拐點,這為業界人士吃下了一粒定心丸,“紙書滅亡”的言論恐怕再難引發恐慌。此外,全球的企業并購案例依然不勝枚舉,阿歇特出版集團與亞馬遜的紛爭終于也告一段落……2014年的國際出版依舊呈現出話題不斷、熱點頻現的態勢。
探市場紙書市場回升明顯
尼爾森圖書調查公司就2014年上半年美國消費者圖書購買行為展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盡管電子書日益火爆,但其銷售態勢已經漸漸落后于紙書銷售——前者占單位銷量的23%,而后者則為42%;其中,精裝書也位列電子書之前,占25%。
青少年小說的電子書銷售占單位銷量的30%。一直以來,電子書都是青少年小說銷量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2012年《饑餓游戲》三部曲及其電影的成功,電子書對青少年小說的銷售也越發重要。但對于青年非虛構類作品和兒童作品來說,電子書的銷售并不盡如人意,分別僅占單位銷量的22%和13%。在圖書銷售渠道方面,調查結果顯示,由亞馬遜領銜的電子商務仍遙遙領先,占據39%的銷售額,遠超連鎖書店21%的銷售額;大型商場和圖書俱樂部、書展一樣,各占8%的銷售額,獨立書店僅占3%。
消費者選擇圖書的方式也同樣受到關注。12%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通過書店展臺了解到所購圖書,并指出書店在他們發現圖書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個被廣為提及的選擇圖書的方式同樣沒什么技術含量——10%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通過親友們的推薦了解到所購書籍。另外,8%的消費者表示他們通過瀏覽在線零售商的網頁發現所購書籍。
點評
出版業喊了多年“狼來了”,現在看來,熟悉后的狼也并不總是令人膽寒,與狼共舞亦可締造佳績,馴化狼為我所用也并非不可能。說到底,是用戶在變,用戶的閱讀習慣和選擇習慣決定了業態的形式、載體和渠道,此消彼長中,紙質書與電子書、傳統渠道與網絡渠道將達到新的平衡,正所謂消費者的力量最大。
看并購企業并購比比皆是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無論是大型還是小型出版商均不愿意涉足并購,直至企鵝出版集團和蘭登書屋并購案后,各大出版商的態度開始轉變。隨著經濟狀況的好轉以及電子書銷量的放緩,圖書市場的發展走向趨于明朗,許多出版集團高管開始產生收購意愿。
2014年,隨著收購價格上漲,小型出版商逐漸意識到“現在脫手正當時”。為了擴大規模,一些獨立出版商完成了幾次并購,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公司完成了對AlbanInstitute和GlobePequot的收購,開放之路綜合媒體數字出版公司完成了對兩家電子書行業競爭者的并購。并購資深代理人士馬丁評價指出,無論是大型出版商還是獨立出版商都應該意識到,要想在當今的圖書市場占據有利地位,必須擁有更多資源。
雖然收購價格比2008年金融危機時期有所提升,但是如何對出版商進行估價仍然很棘手。衡量公司價值的方式已經發生改變。以前,市盈率倍數很大程度上(而不是完全)是基于收益所得,而現在則更注重利潤,與此同時,一些主觀因素,如兼并能否節約成本,能否增添新的市場也被更多考慮。例如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收購禾林出版公司,是在對其一倍的收益所得和八倍的市盈率倍數進行詳細評判后才最終完成收購。
點評
寡頭當道,互聯網的世界更是如此。在傳統出版業不可避免地與互聯網深度結合之際,出版社需要抱團取暖或是增大體量,才能不至于在面對來自互聯網的巨頭時被完全壓制,才能擁有更大的話語權。在體量之外,互聯網的世界還有一個維度標準——快。要么大、要么快,如果快不起來,那么就先想辦法大起來吧。
拼技術自助出版漸成火候
據北美自助出版明星作家休·豪伊每季度發布的《自助出版作家收入評估報告》,2014年,自助出版圖書在亞馬遜電子書銷量份額的占比不斷增長,從2月份的27%上升至7月份的31%。
在亞馬遜暢銷書榜單中,自助出版圖書的銷售占比更令人吃驚:五大出版巨頭只占16%,中小出版商占45%,獨立作者占25%。由于自助出版圖書銷售份額大幅提升,自助出版作者的報酬比例已經超過五大出版集團的簽約作者(前者39%,后者37%)。
對此報告的質疑也很多:英國《書商》雜志主編菲利普認為不應采取絕對化的角度看待問題,他指出,僅憑Kindle商店的暢銷書情況無法推斷整體圖書市場趨勢。英國作者授權及收費協會主席尼古拉強調,該報告未考慮紙質書銷量,這才是五大出版巨頭收入的主要來源。對于“數據人”真實身份的疑問,也令該報告的權威性蒙上疑問。